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 被寵愛的小清新作家和文學精神的落寞

      當代備受推崇的作家恰恰是特雷弗、門羅等技藝精湛的文學匠人,也是麥克尤恩、村上春樹這類的小清新作家,這是文學精神的落寞 機緣巧合,我需要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博士項目之中做出選擇。

    2019-04-12

  • 謝有順:追問詩歌的精神來歷

      一 廣東活躍著一大批優(yōu)秀的青年詩人,這早已是文學界公開的秘密。

    2019-04-11

  • 唐勿:虛構是“小說最真實的成分”

      要寫小說,就得面臨虛構的問題。

    2019-04-11

  • 汪廣松:虛構的真與幻

      一 蘇軾在流放黃州期間,寫下了《前后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已成為一個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

    2019-04-11

  • 黃德海:能思考的東西必定是虛構的

      “藝術從來不覬覦自然的權力,并且斷然反對把藝術同自然混為一談。

    2019-04-11

  • 劉大先:虛構的危機與革命

      虛構在最近十年的文學中遭到了最大的危機,直接的質(zhì)疑當然是由“非虛構”的倡立引發(fā)的,但后者并非虛構的敵人,事實上它甚至在命名上都存在猶疑,并且倚恃“虛構”的概念,只是采取了否定性的指稱——這倒正證明了“虛構”乃是文學的底色,它起初的標靶針對的是漸呈僵化形態(tài)的“報告文學”話語。

    2019-04-11

  • 好詩應體現(xiàn)時代精神走進人民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9-04-10

  • 該給報告文學“補補鈣”了

      報告文學是深切地觸摸時代脈搏和人類精神世界的文體形式。

    2019-04-10

  • 冉正萬:無限的虛構和有限的小說

      給自己的小說命名,也許為時尚早,但如果這種命名對今后的寫作有利,那么早一點命名又是很有必要的。

    2019-04-10

  • 劉勇: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歷史性、 當代性與經(jīng)典性

      “五四”作為中國社會歷史從古代向現(xiàn)代轉型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是得到廣泛認同的,盡管對這個轉型節(jié)點的多重內(nèi)涵還有不斷的討論,盡管對現(xiàn)代文學“現(xiàn)代”的含義在理解上依然眾說紛紜,盡管對于一些現(xiàn)代文學史的細節(jié)仍有爭論,甚至對于現(xiàn)代文學史分期、命名等問題仍有較大分歧,但無論如何,中國現(xiàn)代文學從“五四”發(fā)生至今,已然走過了一百年的歷程。

    2019-04-10

  • 現(xiàn)代人眼中的古代神話

      王憲昭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神話學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少數(shù)民族神話數(shù)據(jù)庫建設首席研究員,完成課題及專著有《中國民族神話母題研究》《中國神話母題W編目》《中國創(chuàng)世神話母題實例與索引》等。

    2019-04-06

  • 在《金瓶梅》之前,大概還沒有哪部小說如此恣肆地暢寫清明節(jié)

      【編者按】哈佛大學學者田曉菲在《秋水堂論金瓶梅》一書中逐回細讀《金瓶梅》。

    2019-04-04

  • 李潤霞:作者隱身,史實開口

      文學研究中,與作家研究密切相關的傳記和年譜是一種悠久的文學史學研究。

    2019-04-04

  • 如何賡續(xù)武俠小說的文化記憶?

      作為一種文學類型的武俠小說顯然走向末路了,但武俠的情感結構則可能散入新興的通俗文化之中,變換了模樣和氣質(zhì),而依稀綿延,賡續(xù)流播。

    2019-04-03

  • 提升文學的精神高度和情義濃度

      編者按: 中國文學有著多情重義的傳統(tǒng),一直以來用現(xiàn)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xiàn)實生活,用光明驅散黑暗,用善與美戰(zhàn)勝丑惡,留下了無數(shù)經(jīng)典作品,讓人們在閱讀或吟誦時感悟美好,觸摸希望,沉浸于人間情意和大愛之中。

    2019-04-03

  • 當下中國散文的病相

      如果把中國當下的散文比作草木,以我之見,可以用以下八個字來概括:灌木繁茂,喬木稀缺。

    2019-04-01

  • 鄉(xiāng)愁、現(xiàn)實和精神成人:為詩歌說一點什么

      一、失語與發(fā)聲 應該為詩歌說一點什么。

    2019-04-01

  • 長夜迢迢何時盡

      “新散文”是繼“朦朧詩”、“先鋒小說”之后一次新的歷史跳躍。

    2019-04-01

  • 文學的現(xiàn)實性、理想性與審美性

      寫“現(xiàn)實性”,并不意味著匍匐在生活的腳下,也不是說靠堆疊現(xiàn)實細節(jié)來塑造時代的肖像,而是說,作家既能夠扎根于粗糲的生活,又能夠向著“理想性”不斷地進發(fā)。

    2019-04-01

  • 王方晨:現(xiàn)代現(xiàn)實主義是一種必須的創(chuàng)作手法

      我從不為流派寫作,但認同為了閱讀和研究,把寫作分成什么類型。

    201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