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道新與舊 人間要好詩
寫詩和做詩詞刊物編輯多年,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就是我熟悉的一些詩人,原本是寫現(xiàn)代新詩的,后來卻改行寫舊體詩詞了,而且出手不凡。
2018-11-26
-
徐兆正:物與人的相遇
在今天,如果我們要討論文學中的物,尤其是討論文學與現(xiàn)代生活的器物層面,究竟發(fā)生了何種關聯(lián),恐怕當務之急便是重提那個描寫與敘事的古老沖突。
2018-11-26
-
《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的經濟生活視角
美國學者梅維恒主編的《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新星出版社2016年版),將中國文學視為與社會緊密聯(lián)系的存在,確認文學不是自在自為之物,而是社會政治、文化事實等交織互動的產物。
2018-11-26
-
新詩詩體的雙軌發(fā)展
第一個百年的新詩,其豐功偉績在“破”。
2018-11-26
-
韓敬群:現(xiàn)實題材創(chuàng)作中的明 暗、寬窄與堅守
最近一直在讀天津作家尹學蕓的長篇新作《菜根謠》。
2018-11-24
-
朱國華:本土化文論體系何以可能
說來頗為汗顏,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本人忝為其中一分子的文藝理論界總體上來看成績平平。
2018-11-24
-
西方讀者為何對《紅樓夢》接受無能?
“在我們這個時代,什么是好的中國小說?”“如何既呼應中國小說的傳統(tǒng),又在新的語境下有所創(chuàng)新?”是值得一再探討和對話的問題。
2018-11-23
-
文化場域視野下的“九零后”寫作
單純著眼于傳統(tǒng)文學刊物上發(fā)表的新人新作,并不能看清“90后”作家群體的真實面目。
2018-11-23
-
地理坐標與精神故鄉(xiāng)的疊加
莫言、張煒的文學故鄉(xiāng)與精神坐標不是簡單的堆疊重合,而是經歷了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建構過程。
2018-11-23
-
文學與現(xiàn)實、烏托邦、異托邦
中國進入新世紀以來,尤其是近10年來,當代小說寫作有三種潮流值得注意: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回歸及非虛構寫作的興起;科幻文學備受矚目;傳統(tǒng)(非現(xiàn)代、地方的)類型文學的復興以及傳統(tǒng)文學手法的借鑒。
2018-11-23
-
唐小林:是誰敗壞了批評家的名聲
在當下的文壇,批評家總是處于一種十分尷尬的地位。
2018-11-22
-
作家是創(chuàng)造精神景觀的人
? 一 ? 文學是精神的事業(yè),靈魂的敘事,這點,沒有人會懷疑。
2018-11-21
-
洪治綱:從“現(xiàn)實”到“主義”
說實話,什么事情,一旦扯上“主義” ,就復雜了。
2018-11-20
-
金宏宇:中國現(xiàn)代作家自傳的價值重估
在中國現(xiàn)代傳記寫作的譜系中,自傳是非常重要的類別。
2018-11-20
-
張燕玲:文藝批評與剜爛蘋果及蘋果之關系
近年參加文藝會議,凡提到批評的,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語詞就屬“剜爛蘋果”了,諸如發(fā)揚“剜爛蘋果”的批評精神、有“剜爛蘋果”之功力等等。
2018-11-16
-
城市的勝利與城市書寫的再造
如果中國需要建設強大的民族工業(yè),建設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個變農村人口為城市人口的長過程。
2018-11-15
-
孟繁華:從小說到電影
小說改編電影,是藝術形式轉換最常見的現(xiàn)象。
2018-11-15
-
李偉長:理解一個短篇小說
一 在英語文學中,小說就分兩種,長的和短的。
2018-11-14
-
想念文學里的感官王國
? 一 ? 今天的文學普遍進入到了一個書齋寫作和紙上寫作的時代。
2018-11-14
-
虛構的生活與非虛構寫作
近年來,非虛構寫作成為廣受關注和熱議的文學現(xiàn)象,除文學自身影響外,還有著復雜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因素。
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