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枕書:在沉默中
2005年至2011年間,我寫過不少言情小說,刊在《花溪》《南風》等現(xiàn)在早已被遺忘的女性刊物上,并非常順利地得到了結集出版的機會。
2024-11-18
-
李天奇:“青鹿”謎團中欲和解脫的辯證
小說《驚鹿記》在有限的字符內,立足四代人的視角與執(zhí)念,最終以青鹿和念珠兩種意象作為構建全文敘述結構的中心點。
2024-11-17
-
蔡駿:《曹家渡童話》后記
《曹家渡童話》源于2016年秋天創(chuàng)作的《貓王喬丹》,因此開頭寫到鮑勃·迪倫的諾獎。
2024-11-17
-
我想從這條窄路,記錄身心如何溶解到更大的事物中去
“攀巖是一種享受失敗的運動”,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心中震撼不已,記憶深刻。
2024-11-17
-
“養(yǎng)一只狗”的沉重與輕盈
讀到枕書的小說《養(yǎng)一只狗》,正是愛麗絲·門羅去世的消息傳來的那一天。
2024-11-15
-
魯敏:臨湖的茶室
有個電話多次打來,因號碼陌生,又來自少有聯(lián)系的省份,我一直沒接。
2024-11-15
-
理想王國的對面——讀《水邊的藍喉蜂虎》
“藍喉蜂虎”作為小說標題的中心語,通常會被讀者下意識地當作故事的核心。
2024-11-15
-
高臨陽:只有直視了自己,人才能夠通向自由
《直視》這篇小說講的是主人公“我”的一個秘密牽引出了妻子以及她的小學同學的多人的秘密這樣一個故事。
2024-11-14
-
馬金蓮:用心寫出鄉(xiāng)土人物典型性
不遠處就是六盤山。
2024-11-14
-
陳再見:“叛逆”的女兒
女兒讀初中,有一段時間很叛逆,凡事都與家人對著干,全家人都拿她沒辦法。
2024-11-12
-
李約熱:瞬間成鄉(xiāng)愁
對我來說,小說就是無數(shù)個瞬間有機的累積或疊加之后的產(chǎn)物,黏合劑是作家的情感和價值觀。
2024-11-12
-
劉慶邦:尊重個體生命的尊嚴
我八九歲的時候遇到了大饑荒,吃過榆樹皮。
2024-11-06
-
李傳鋒:難分難舍香獐隘
退休之后,我回到鄂西山村,目睹貧困山區(qū)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新農(nóng)村建設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我深有感觸,就想寫一篇小說,最開始是想寫動物小說,寫一群狗,寫著寫著,燈籠爺成了主角。
2024-11-06
-
穆薩:神秘性和復雜性
在我記憶中,從小到大,幾乎每年夏天,我們家里都會來一兩次蛇,每次有蛇來,我們要么等它自己走,要么就去請會捕蛇的鄰居把它抓住,放回到野外。
2024-11-06
-
石鐘山:他們還有許多秘密不能解禁
近年來,關于反映中國共產(chǎn)黨地下戰(zhàn)線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在眾多題材當中獨樹一幟,深得觀眾的喜愛。
2024-11-03
-
葛安榮:留一片記憶的白云
我一直想寫一篇表現(xiàn)戶籍制度的小說。
2024-11-03
-
找到自己的寫作根據(jù)地
2014年10月15日上午,由魯迅文學院、陜西省作協(xié)主辦的“文學陜軍新梯隊小說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我作為八位被研討的陜西青年作家一道參會。
2024-11-03
-
小說的河流——我們?yōu)槭裁磳懴铝四切┰?jīng)的小說
這些年來,我一直游走在小說和影視文學的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量非常大。
2024-11-03
-
盛可以:我把語言看得比一切都重要
每次都是這樣,把自己從小說創(chuàng)作中扯出來弄創(chuàng)作談或答訪談,總是不太情愿,磨磨蹭蹭,最終抱著長痛不如短痛的心理,趕緊著手完成任務。
2024-11-03
-
薛舒:寫作者的“初心”
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前三個月前,我的長篇非虛構《遠去的人》(又名《當父親把我忘記:隱秘的告別》)在《收獲》雜志發(fā)表。
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