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亮程: 寫作會讓生活再度回來
很榮幸今天能在韓國外國語大學(xué)與各位老師和同學(xué)一起交流我的作品《一個人的村莊》韓文版。
2024-07-19
-
房偉:在虛構(gòu)與現(xiàn)實之間營造小說世界
我最初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開始于中學(xué)時代。
2024-07-18
-
楊襲:人群之下的個性確證
我又一次用了第一人稱。
2024-07-18
-
《同舟》后記:家鄉(xiāng)的每朵浪花都讓我驚奇萬分
《同舟》是游子獻(xiàn)給故鄉(xiāng)的一個敬禮。
2024-07-18
-
追求一種“有用”的寫作
一滴水融入江海之中才不會干涸,一粒種子播種于豐厚的大地才能發(fā)芽生長,一個人只有投身于社會與時代的洪流才能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
2024-07-18
-
阿乙:復(fù)仇與失衡
“刀劍與復(fù)仇的血是病菌般的臟血。
2024-07-17
-
王族:“空中草原”的召喚
《空中草原》的寫作,源自于一次聆聽。
2024-07-17
-
《餓兔子跳》:一直被看到,就不會失蹤
小說寫完,我前往潿洲島。
2024-07-17
-
林曉哲:一次尋根之旅
有時候,一個人開著車,想起小說中的某個細(xì)節(jié),好像看到了什么畫面,就把自己感動了。
2024-07-17
-
《極頂》后記:在時光里堅持不懈地行走
2024年5月3日下午,我在溪谷龍御客棧完成了《極頂》第五稿,然后合上電腦,拔掉電源,從房間走出來。
2024-07-17
-
津子圍:打印普通家庭的生命基因圖譜
朋友跟我講過這樣一件事,他說跟“00后”的孩子無法溝通,或者說對方根本不與他溝通。
2024-07-16
-
張楚:縣城的姿態(tài)
為什么要寫一部關(guān)于縣城的小說呢?或者說,《云落》為什么要以縣城為敘事背景呢?很多朋友們看完《云落》后,忍不住問我。
2024-07-16
-
姚鄂梅:我喜歡意味深長的敘述
我不是一個有天賦的人,雖然我年輕時并不這樣認(rèn)為,那時候,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以為時不時冒出來的寫作沖動就是寫作才能。
2024-07-16
-
吳清緣:文明的邊界
2016年年初,我和朋友閑聊,話題不知何故,轉(zhuǎn)向一位會下國際象棋的友人。
2024-07-16
-
王歐雯:走進(jìn)過去的原野
如果要談《深藍(lán)里追鯨》《生于冰湖》這兩篇我不同時期的小說,其實當(dāng)時的感受已經(jīng)無從追溯。
2024-07-12
-
向人民學(xué)習(xí),把人民冷暖記心上
我在2023年5月最初整理出這部書稿時,幾乎渾身酸軟癱倒在床。
2024-07-12
-
思忖“義”及其“展開的方式”
約在十年前的一篇文章中,李建春說:“迄今的寫作,很明顯是分成三個階段了。
2024-07-11
-
信仰的描摹或圖騰的鐫刻——《贛地風(fēng)流》印象
朝顏散文集《贛地風(fēng)流》,我讀得很慢。
2024-07-11
-
熊生慶:他們都是縣城的過客,最終都離開了縣城
最早讀到《小說月報》這份雜志的時候,我還在上初中。
2024-07-11
-
喬葉:在寫作中成長
大家好。
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