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宜:從“山水”走向“抗戰(zhàn)”
1937年7月7日中國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以來,中華兒女紛紛舉家遷移,為了堅定抗戰(zhàn)決心,為了保存民族血脈,為了中華文明的延續(xù),背井離鄉(xiāng)的人們在漫漫逃難之路上,不斷向西,向南。
2024-07-10
-
未完成的“謝幕”:“晚期張愛玲”與《儒林外史》
張愛玲的文學創(chuàng)作受到中國古典小說的滋養(yǎng),這是公認的事實。
2024-07-10
-
程小青&陸澹安:兩位偵探小說家的半世紀友情
陸澹安(1894—1980)早年以傳統(tǒng)文人底色融入上海中西融合的都市文化,創(chuàng)報紙雜志、寫偵探小說、開電影公司、改編評彈、辦學教書。
2024-07-08
-
君子豹變:論1943年葉圣陶五十初度
1941年,中共南方局在國統(tǒng)區(qū)組織策劃了聲勢浩大的“壽郭”活動,其目的正如周恩來所言:“為你做壽是一場意義重大的政治斗爭;為你舉行從事創(chuàng)作二十五周年紀念又是一場重大的文化斗爭。
2024-07-05
-
重讀《棋王》:泛文學及其當代接受問題
原標題:泛文學及其當代接受問題——重勘阿城《棋王》 一、知識譜系之外的泛文學 《棋王》是一篇幸運的作品,發(fā)表后不久,即在“文化熱”和迅速迭代更新的文學浪潮中被逐漸經(jīng)典化,作為“尋根文學”的代表作之一進入到文學史敘述之中,并且不斷地被重讀。
2024-07-04
-
董曉:尷尬一代的讀書人——回憶我的父親董健
時間流逝得太快,父親已經(jīng)走了五年了。
2024-07-03
-
肖復興:孫犁和鄉(xiāng)間的花
粉碎“四人幫”后,孫犁先生復出寫就的“耕堂十書”中,《秀露集》是第二本,書中文章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
2024-07-02
-
【溫故】六月,求諸己,藝術的秘密
編者的話 六月即將結束的時候,讀到作家馬伯庸的短文《藏書四不求》。
2024-07-01
-
汪曾祺:成為“中國氣派的現(xiàn)代主義者”
汪曾祺于20世紀40年代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代主義傾向,及其更受重視的八九十年代創(chuàng)作中呈現(xiàn)的較之40年代創(chuàng)作的“斷然轉變”,素來是汪曾祺研究的一個重點。
2024-06-28
-
馬伯庸:藏書四不求
我從多年之前,就放棄了藏書這個愛好。
2024-06-28
-
紀念從維熙:長相思 永別離
從維熙與夫人鐘紫蘭的最后一張合影 2019年10月29日,晴。
2024-06-27
-
經(jīng)典作家??茇?/a>
《雷雨》是劇作家曹禺的代表作,1934年7月,該劇本發(fā)表于巴金、靳以主編的《文學季刊》第1卷第3期,轟動劇壇,被譽為“中國現(xiàn)代話劇成熟的重要標志”。
2024-06-27
-
尋找龍沅:一位“毫不起眼”的現(xiàn)代女性與“小人物”的文獻記憶
南京,1932年11月9日的傍晚,三位女大學生走進詞曲家吳梅(1884-1939)的家,也一并走進吳梅的《瞿安日記》。
2024-06-26
-
唐代詩人的職場江湖
又是一年畢業(yè)季,眾多大學生正準備步入職場。
2024-06-25
-
經(jīng)典作家???/a>
艾蕪,原名湯道耕,四川省成都市新繁縣清流鄉(xiāng)(今新都區(qū)清流鎮(zhèn))人。
2024-06-24
-
藝術唯一的秘密:忠實自己的生命
劉燁園,山東滕州人,作家,其個性獨特,思想深邃,文筆冷峻,著有散文隨筆集《憶簡》《途中的根》《領地》《在蒼涼》《中年的地址》《精神收藏》等,2019年6月30日因病去世。
2024-06-21
-
康凌:胡適的演講課
胡適可能是現(xiàn)代中國對演說興趣最大的知識分子之一,尤其在留美之后。
2024-06-20
-
當學歷貶值,古代讀書人何去何從?
常言道“知識改變命運”。
2024-06-19
-
卞之琳家書二十二封(上)
卞之琳與夫人青林,1955年于北京。
2024-06-18
-
孫郁:孫犁為何不屬于新京派
一 我曾經(jīng)用“新京派”這個概念來梳理過當代文學的一種形態(tài)的變化。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