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 行業(yè)文學批評中的弊端

      作為總體命名下的“行業(yè)文學”,無論從理論總結(jié)還是批評實踐上都缺乏高度的自覺和歷史的積淀。

    2018-09-03

  • 現(xiàn)實維度的重塑與生命意識的勃發(fā)

      常聽盛世之說,常觀危機之相。

    2018-09-03

  • 范穩(wěn):民族文化的再發(fā)現(xiàn)

      云南有著二十六個世居民族,除漢族以外有二十五個少數(shù)民族,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最多的省份,許多少數(shù)民族只有數(shù)萬人,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在這片民族眾多的高原上,各民族文化與歷史所呈現(xiàn)出來的五彩斑斕的色彩。

    2018-09-02

  • 謝有順:和往事從容交談

      一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有一個著名論述,“散文易學而難工”,這話是和“駢文難學而易工”對照著說的。

    2018-09-01

  • 高建旺:“文體”新釋

      陳師道《后山詩話》云:“歐陽少師始以文體為對屬,又善敘事,不用故事陳言,而文益高,次退之云。

    2018-09-01

  • 楊洪濤:呼喚影視藝術的文學性

      誰弄丟了影視的文學性 在IP熱、拼投資、比顏值、刷流量、炒話題的當下,影視創(chuàng)作似乎離它應有的模樣越來越遠。

    2018-08-27

  • 小說魅力來自哪里

      優(yōu)秀的小說往往以講述人間故事為名,實際創(chuàng)造了另一個世界,使我們通過那個似真似幻的世界,對我們所身處并習以為常的現(xiàn)實人生,獲得不同尋常的感悟,得到審美的快樂。

    2018-08-26

  • 轉(zhuǎn)向?轉(zhuǎn)換?轉(zhuǎn)型——關于?;紩r代的20世紀中國文學批評

      一、文化變革:不斷演進的歷史波段 從中國20世紀歷史變遷角度來說,文學批評和批評家的這種轉(zhuǎn)向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單從政權和政治體制的替換而言,短短一百年,就經(jīng)歷了三個朝代,清朝、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每一次交替,都意味著一次社會和文化的洗禮和轉(zhuǎn)換,意味著上上下下權威、權位和利益的重新洗牌和分配,其不僅牽動社會生活和文化心理的各個方面,也直接影響知識文人的生存和心理狀態(tài),因此,有時候的轉(zhuǎn)向和轉(zhuǎn)換,實在不能僅僅從思想、理論和觀念層面來理解,而是一種生命和生存狀態(tài)的選擇,關乎到了身家性命的生死存亡。

    2018-08-25

  • 從沈從文到莫言,文學中的鄉(xiāng)土中國經(jīng)歷了哪些滄桑變遷?

      1934年,三十二歲的沈從文因為母親病危從北平返回湘西。

    2018-08-23

  • 姚婧:呼喚批判性閱讀

      這是一個資訊異常豐富、觀點層出不窮、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的時代,作為獲取知識、認識自我、認識世界重要手段之一的閱讀,在早已告別甲骨青銅、竹木絹帛之后,進入了美觀輕便的紙質(zhì)書和電子書并重的新紀元。

    2018-08-20

  • 王櫻子:語言烏托邦的歷史內(nèi)涵

      晚清至“五四”時期,中國經(jīng)歷了現(xiàn)代語言的變革大潮,郭勇的《“言文一致”與中國文學觀念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一書(人民出版社2018年)抓住了這一大潮中“言文一致”的特點,考察了其在西方強勢話語與日本“言文一致”運動影響下進行本土化衍變的歷程。

    2018-08-20

  • 馬兵:重申作為“思想結(jié)構(gòu)”的現(xiàn)實主義的意義

      談到加強現(xiàn)實題材創(chuàng)作,就不得不提及令人略感沉重的“現(xiàn)實主義”的話題。

    2018-08-20

  • 強軍史詩的鏗鏘回聲

      金色的八月,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一周年。

    2018-08-18

  • “無意乎相求, 不期而相遭”

      “非為作文,文思自來”,自然而然地進入寫作狀態(tài),這是部分文壇前輩的經(jīng)驗。

    2018-08-17

  • 國際博弈與未來10年的中國文學

      這是一個新的時代,是民族復興大步向前的時代,也是諸多尖銳問題無從回避的時代,是中國更深地參與世界的時代,也是世界更多地寄望于中國的時代。

    2018-08-17

  • 當代文學的“當代性”與“國際化”問題

      當代文學的“當代性”或者“國際化”問題是當下“中國”與“世界”關系的一種折射,中國在重新進入世界新秩序后必然會在文化想象與構(gòu)建方面有相應的歷史表現(xiàn)。

    2018-08-17

  • 為什么雜文不可或缺

      雜文,是文學百花園里不可或缺的一枝奇葩。

    2018-08-16

  • “類像”時代中女性寫作的意義和價值

      內(nèi)容提要:在“類像”時代,當代女性的處境與傳統(tǒng)女性相比有了更為復雜的變化,被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消費意識充分美化和篡改過的“理想女性”,遠離了女性的真實體驗。

    2018-08-16

  • 文學,可以“私人訂制”嗎?

      “私人訂制時代”似乎已經(jīng)來臨。

    2018-08-16

  • 文學翻譯:“請進來”與“走出去”是一個整體

      ■ 就算如今引進書鋪天蓋地,普通讀者甚至一般文學出版從業(yè)人員對世界文壇的了解仍然是比較表象和片面的。

    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