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 蒙曼:蘇軾的貶謫生涯

      蘇軾的這一生,經(jīng)歷了宦海起起落落。

    2025-03-24

  • 中國文字的古典品性

      一 人從誕生演化至今,大概經(jīng)歷了兩三百萬年的歷史。

    2025-03-22

  • 《記海錯》:從美味海鮮到奇幻海洋

      清光緒彩繪本《毛詩品物圖考》里的鯧魚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中國古代研究海洋動物的著作,以浙閩兩地文獻最為豐富,有屠本畯《閩中海錯疏》、林日瑞《漁書》、郭柏蒼《海錯百一錄》、聶璜《海錯圖》等佳作。

    2025-03-21

  • 《念奴嬌·赤壁懷古》經(jīng)典化研究的視角轉(zhuǎn)換

      在兩萬多首宋詞中,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以穿越時空的審美力量和創(chuàng)作主體的超越意識,成為宋詞第一名篇(王兆鵬、郁玉英《宋詞經(jīng)典名篇的定量考察》)。

    2025-03-20

  • 康熙科學(xué)筆記里的神奇動物

      氣溫逐漸升高,動植物展現(xiàn)出活躍的狀態(tài),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

    2025-03-20

  • 女不為悅己者容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伯兮》寫一位女子思念遠征的夫君:“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2025-03-19

  • 古代文人的春日雅集

      進入三月中旬,朝陽二道溝的山桃花率先綻放,和煦的日光與淡粉色的桃花瓣,繪就了春天里的一道浪漫風(fēng)景線。

    2025-03-19

  • 孤本沉浮——天一閣明抄本《宸濠招》的散佚與回歸

      去年6月,流散在外200多年的明抄本《宸濠招》重歸天一閣,在古籍圈傳為佳話。

    2025-03-18

  • 魏晉注體的辭章化

      對經(jīng)典進行時代解讀是中華文化傳承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故歷代典籍注釋頗能反映當(dāng)時的學(xué)術(shù)范式。

    2025-03-17

  • 李清照的婚姻幸福嗎?

      我們閱讀李清照詞作時,習(xí)慣把詞作的敘述者,視為李清照本人,比如在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中的《聲聲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將“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全部與她不幸的后半生相聯(lián)系。

    2025-03-17

  • 春花須插滿頭歸

      春雨暈染開片片新綠、東風(fēng)飛灑起陣陣香雪。

    2025-03-14

  • 張之綱與毛公鼎

      張之綱致高云麓信札 作者供圖 張之綱(1867—1939),字文伯,號君輔,晚號謝村老民,浙江永嘉人。

    2025-03-14

  • 《琳瑯萃珍》:書籍之為珍寶

      奧萊美術(shù)館《琳瑯萃珍:唐宋元明清典籍特展》的“頭條展品”,果然是《吐魯番出土六朝寫經(jīng)殘卷六種》,不過手卷只展開了前三種而已,不像那本《琳瑯萃珍》大畫冊,在第一部分“印古爍金”的001號展品位置,把六種殘卷連帶王樹枏(音nán)、梁玉書的題跋都印了出來。

    2025-03-14

  • “書醫(yī)生”修古書

      《微相入:妙手修古書》,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25年1月版 修書,慢慢補,一晃,過了十六年。

    2025-03-13

  • 唐邊塞詩的“書劍精神”

      在唐代,從中原走向邊域的詩人很多。

    2025-03-13

  • 張一南:你可能背了假的絕句

      絕句是漢語最短小的詩體。

    2025-03-13

  • 蘇耽仙橘君陳果,一例濟人功不殊

      編者按:一片陳皮,凝聚天地精華;一本志書,賡續(xù)千年文脈。

    2025-03-12

  • 蛇妖故事與《白蛇傳》

     ?。ㄔ┣喟子浴栋咨邆鳌窇騽【拔镎?,豐城市博物館藏 這件景德鎮(zhèn)湖田窯青白釉瓷枕長22.3厘米、寬13.8厘米、高14.0厘米。

    2025-03-11

  • 馮其庸、孫遜和我的《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繪圖終于完成了,回首這一路,有一絲疲憊,有些沉重,也略有些輕松。

    2025-03-11

  • 東漢士人談?wù)摷捌湮膶W(xué)書寫

      談?wù)撟鳛橹袊糯咳艘豁椫匾奈幕顒?,盡管可以追溯至先秦,但其真正形成并成為士人活動的一大類別,卻是在東漢時期。

    2025-03-10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