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饒翔:文學如何“破圈”
2020年夏天,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帶給人們的感動與快樂還未遠去,第四季又如期來臨。
關鍵詞:  文學破圈2021-11-18
-
要想寫作,就先生活
柳青(左二)和皇甫村村民在一起。
關鍵詞:  人民性書寫《創(chuàng)業(yè)史》《保衛(wèi)延安》2021-11-18
-
現(xiàn)實主義的“真”與“偽”
在今天,某些作家以為只要自己寫的是現(xiàn)實題材,就一定是貨真價實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似乎離“茅獎”、離經(jīng)典就不遠了。
關鍵詞:  現(xiàn)實主義2021-11-16
-
陳曉明:后文明時代的寫作或后文學的誕生
中國文學三千年的歷史,與我們的文明成長相伴隨,從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到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詩國精神;從陸機的“心懔懔以懷霜,志眇眇而臨云。
關鍵詞:  后文明時代2021-11-16
-
梁振華:從青年文學的“破圈”談起
一 談起青年文學的“破圈”,首先要厘清一個概念,即目前人們所說的青年文學,是從哪一個角度來界定的。
關鍵詞:  破圈2021-11-15
-
長詩寫作,期待新的突破
進入新時代,詩歌創(chuàng)作需要在經(jīng)驗、視野、表達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與發(fā)展。
關鍵詞:  長詩2021-11-15
-
重塑文學原理 構建當代文學話語體系
中外文學概論、文學理論著述可謂汗牛充棟。
-
文學批評應該如何“說真話”
文學批評要引導創(chuàng)作、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首先須建立在講真話的基礎之上,這是文學批評的初心。
關鍵詞:  文學批評2021-11-10
-
還談“深入生活”,過時了嗎
對中國當代作家來說,深入生活也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關鍵詞:  深入生活2021-11-10
-
“新筆記體批評”:“中式評論”的想象與建構
一 21世紀初年的中國文學批評何其繁盛,然而很多作家與讀者并不買賬。
關鍵詞:  筆記體批評2021-11-08
-
何言宏:批評文化的轉型與重建
一、世界與文學的“或然時代” 近幾年來,人們經(jīng)常會用“變局”這樣的說法來形容我們的時代,會用“不 確定性”來指稱我們所置身的外部世界。
關鍵詞:  批評文化2021-11-04
-
生態(tài)文學:“主題先行”下的書寫困局
“生態(tài)文學”是一個合成詞,包括“生態(tài)”與“文學”兩個部分。
關鍵詞:  生態(tài)文學2021-11-03
-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文學批評?
在當下,隨著傳播媒介的多元化,從事文學批評,發(fā)出自己的批評聲音成為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
關鍵詞:  文學批評2021-11-03
-
魯迅的文學批評精神與方法
面對文藝界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乃至亂象,最近常常想起魯迅的言論。
-
南帆:現(xiàn)代文學——概念、審美、娛樂
在現(xiàn)代漢語的諸多表述之中,“文學”業(yè)已成為自明的概念。
-
孫基林:“敘事”還是“敘述”?
一、從一場爭論說起 多年前,中國敘事學界曾經(jīng)就“敘事還是敘述”展開過一場并不充分的對話與爭論。
-
陳曉明:建構中國文學的偉大傳統(tǒng)
北宋元祐七年(1092)三月,時任揚州太守的蘇軾接受了潮州知州王滌的請求,為潮州重新修建的韓愈廟撰寫碑文,文中寫道: 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關鍵詞:  陳曉明文學傳統(tǒng)文學史2021-10-29
-
張檸:細節(jié)是自由對必然的偏離
20世紀以來,作為敘事文學的基本要素的“情節(jié)”概念,不斷地遭到質(zhì)疑和貶損,“細節(jié)”成了敘事文學的新寵。
關鍵詞:  張檸2021-10-29
-
省域文學的青年想象和新陳代謝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同文化空間得以敞開,人口流動日?;?,地域文化對于文學空間的建構能力不斷削弱,對基于行政區(qū)劃的省域文學空間如何成為一個有著共同文學精神和審美可能的共同體,幾乎每個省份都作為一個文化和文學議題被提出來。
關鍵詞:  青年寫作2021-10-27
-
批評的歷史意識——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10月14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作協(xié)理論批評委員會聯(lián)合主辦,文藝研究雜志社、中國藝術研究院期刊管理處承辦的“批評的歷史意識——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座談會”在京舉行。
關鍵詞:  文藝批評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