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利西斯》引發(fā)的戰(zhàn)爭
【編者按】1882年2月2日,詹姆斯·喬伊斯出生于愛爾蘭的都柏林。
-
俄羅斯文化影響中亞東干文學發(fā)展
東干族是一百多年前陜甘回民遷居中亞的華人后裔,現(xiàn)已發(fā)展到10萬余人,主要居住在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它揭開了韓國偶像劇的假面
《她的名字是》 趙南柱 著 徐麗紅 譯 中信出版集團 在這個文學閱讀式微的年代,韓國作家趙南柱憑借《82年生的金智英》創(chuàng)造了韓國文壇的奇跡。
-
《假如比爾街可以作證》:我們的愛困難重重
詹姆斯·鮑德溫 在詹姆斯·鮑德溫的諸多作品里,街道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
《聲音的種子》:朝向無統(tǒng)的書寫
《聲音的種子:羅蘭·巴爾特訪談錄(1962-1980)》,[法]羅蘭·巴爾特著,懷宇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408頁,59.00元 《聲音的種子》的出版并非沒有爭議,羅蘭·巴特于1980年突然離世后,《明室》就成了作者最后的出版物,那么,未刊稿都有些什么呢?除了法蘭西公學和高等研究實踐院的研討班準備稿之外,我們還有一部以上的博士論文準備稿,各種未加以命名的日記本(它們包括后來被命名為《哀悼日記》《中國旅行日記》的本子),題為“新生”的小說計劃書,由于這些手稿的整理需要時間,巴特作品的主要出版社——Seuil出版社決定先把一些現(xiàn)成的文章加以收集出版,于是我們有了這四部書:《聲音的紋理》(即本書《聲音的種子》)《顯意與晦意》《語音的沙沙聲》《符號學冒險》,這些書的標題都是出版社自己添加的,它們分別匯集了巴特不同類別的文章:《聲音的紋理》是三十八篇訪談;《顯意與晦意》中收錄的是一系列涉及攝影、電影、繪畫、音樂和戲劇的文章;一些圍繞寫作和語言的文章,被匯入《語音的沙沙聲》;關于符號學的研究則被收錄到《符號學冒險》中,其中包括敘事分析的榜樣之作《敘事結構分析導論》。
關鍵詞:  聲音的種子2020-01-20
-
《柏林書店》:一個關于生存、抗爭和人性的杰出故事
A Bookshop in Berlin:The Rediscovered Memoir of One Woman's Harrowing Escape from the Nazis 《柏林書店:一個女人九死一生逃離納粹的回憶錄》延續(xù)了如《亂世有情天》和《納粹軍官的妻子》等作品的傳統(tǒng),講述了一位英勇無畏的猶太書店主如何千辛萬苦穿越納粹占領下的歐洲、保全性命的故事。
-
關于雙重性:遺失靈魂的人
2019年10月公布的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作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首部圖文并茂的童書《遺失的靈魂》獲得了多項童書獎,現(xiàn)今亮相中國。
-
17-19世紀英國底層夫婦如何分手
英國著名作家、詩人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在《卡斯特布里奇市長》中,描寫了這樣一個場景: 在韋塞克斯(Wessexex)卡斯特布里奇(Casterbridge)附近的一個鄉(xiāng)村酒館中,21歲的捆草漢麥克·漢查德(Michael Henchard)與 妻 子蘇珊(Susan)發(fā)生爭論。
-
《到婚禮去》:伯杰筆下的婚禮哪年舉行?
《到婚禮去》,[美]約翰·伯格 著,鄭遠濤 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272頁,52.00元 但凡詹姆斯·喬伊斯的書迷,不會不知道6月16日這個日子。
-
鄭遠濤讀《到婚禮去》|伯杰筆下的婚禮哪年舉行?
《到婚禮去》,[美]約翰·伯格著,鄭遠濤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272頁,52.00元 但凡詹姆斯·喬伊斯的書迷,不會不知道6月16日這個日子。
-
《快遞包裹》:當人性之惡以愛的名義出現(xiàn)
《快遞包裹》[德]塞巴斯蒂安·菲茨克著 王 碩 劉學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塞巴斯蒂安·菲茨克是活躍在歐美文壇的德國當代著名懸疑驚悚小說家。
關鍵詞:  快遞包裹2020-01-13
-
太陽落山之后,“人人都愛馬洛”:雷蒙德?錢德勒及其偵探小說
雷蒙德·錢德勒 正如他的代表作《長相別》所諭示的,在極其完滿的意義上,雷蒙德·錢德勒是一個無法告別的文學神話 倘若事關文學與經(jīng)典,抑或事關閱讀與暢銷,偵探小說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類別。
2020-01-10
-
從賀拉斯詩集說起
賀拉斯像 在西方古典學中,從19世紀上半期開始,??睂W的基本操作便已經(jīng)規(guī)范化了,后世學者往往將這種規(guī)范化了的??辈僮饕?guī)程稱作拉赫曼方法。
-
教育逆襲原生家庭的成功絕非偶然,也不盡是努力前提下的必然
從斑駁的原生家庭出走,成功實現(xiàn)教育逆襲的故事,仿佛一碗熬好的雞湯。
-
重讀塞林格:他最后的堡壘叫“天真”
作為一個著名的不讓別人給他寫傳記的作家,塞林格是份很好的實驗素材,讓你在上面記錄自己作為讀者的生平。
關鍵詞:  塞林格2020-01-08
-
蓋爾·瓊斯《諾亞·格拉斯之死》:小說是思考和表達感情的機器
蓋爾·瓊斯 蓋爾·瓊斯(Gail Jones,1955—)是澳大利亞當代著名作家,目前就職于西悉尼大學社會與寫作研究中心,教文學、電影與文化。
-
斯坦貝克《人鼠之間》:仍有人仰望星空
約翰·斯坦貝克在《憤怒的葡萄》中寫下:“不存過高的希望,就不會讓失望給搞垮。
-
“中國歷史和文化令我著迷”
阿里·哈吉里作品《陽光之路》中文版。
-
托卡爾丘克《云游》:尋求陌生的潛流
《云游》和隨后的《雅各書》相比于她大多數(shù)其他早期的作品,跨越了更多的領域和主題,也跨越了更長的時間維度。
-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在德語世界:文學中國與真實中國
一、知識界的守望:從聯(lián)邦德國時期的一本魯迅文集說起 1972年11月,28歲的西德作家布赫(Hans Christoph Buch,1944- )為他編譯成德語的魯迅作品集《論雷峰塔的倒掉:中國文學與革命文選》(Der Einsturz der Lei-feng-Pagoda: Essays über Literatur und Revolution in China)寫下后記,將魯迅同當時西歐左翼思潮席卷下最受敬重的社會型知識分子作家相較。
關鍵詞: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德語世界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