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 當觀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這幾年,觀鳥成為與City Walk一樣熱門的休閑活動。

    2023-11-10

  • 她將文學垃圾場夷為平地,卻什么也沒建立

      《多謝不閱》是現(xiàn)代文學中針對“文學之死”的吊民伐罪的檄文——含有一點點虛構(gòu)的性質(zhì)。

    2023-11-10

  • 帕斯卡的辯證娛樂觀與“精神貧困”

      今年6月15日,筆者應(yīng)約在巴黎新索邦大學主持《金庸與大仲馬》博士論文答辯,適值該?!翱蒲兄摇遍_始舉辦布萊茲·帕斯卡誕辰400周年紀念活動。

    2023-11-09

  • 海洋如神,平等地尊重每一個人

      海洋文學在我們這個時代近乎絕跡。

    2023-11-07

  • 狄金森的園藝與詩情

      19世紀美國詩壇有一顆明星,她是如此特立獨行,雖然生前默默無名,30歲以后就待在家族宅邸之中閉不出戶,但死后遺存世間的近1800首詩歌卻轟動了整個文學界,在浪漫主義詩歌盛行的背景下創(chuàng)造了新的傳奇。

    2023-11-07

  • 東方文化思想對艾麗絲·默多克創(chuàng)作的影響

      1999年,艾麗絲·默多克因阿爾茨海默癥與世長辭,著名文學評論家哈羅德·布羅姆感慨道:“英國再無一流作家。

    2023-11-07

  • 梅爾維爾的“雙聯(lián)畫”

      赫爾曼·梅爾維爾肖像 美國文學評論家菲利普·楊(Phillip Young)在《地獄里的機器》(The Machine in Tartarus: Melville’s Inferno)一文中將赫爾曼·梅爾維爾系列短篇小說中的創(chuàng)作手法定義為“雙聯(lián)畫”(diptych)——該詞原義是指由兩個鉸鏈板粘合而成的書寫板,后主要指代中世紀宗教題材的對折畫:左右兩邊相互映襯、相互觀照,有助于喚起“更為深刻的宗教情感”。

    2023-11-06

  • 景觀與記憶:艾麗斯·門羅《石堡遠眺》之歷史書寫

      《石堡遠眺》(The View from Castle Rock,2006)是艾麗絲·門羅(Alice Munro)繼《逃離》 (Runaway,2004)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短篇故事集,包括《乏善可陳》(“No Advantages”)與《家》(“Home”)兩部分,共由11則短篇組成,外加《前言》(“Foreword”)和后記《信使》(“Messenger”)各一篇。

    2023-10-30

  • 為人類的未來注入新的靈感,開拓新的可能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推進,其影響不僅限于經(jīng)濟和貿(mào)易領(lǐng)域,中外文學交流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3-10-27

  • 約恩·福瑟的文學世界

      瑞典文學院10月5日宣布,將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挪威作家約恩·福瑟,以表彰他“為不可言說的事物發(fā)聲的創(chuàng)新戲劇和散文”。

    2023-10-24

  • 約恩·福瑟:一切都發(fā)生了,一切也都沒有發(fā)生

      10月5日,202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挪威戲劇家、小說家約恩·福瑟(Jon Fosse),因其“用極其創(chuàng)新意識的戲劇和散文讓無法言說的事物發(fā)聲”。

    2023-10-23

  • 《古舟子詠》:讓人心甘情愿進入假象世界

      《古舟子詠》(插圖珍藏版),[英]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著,[美]愛德華·A.威爾遜繪,葉紫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后浪2022年12月出版,124頁 柯勒律治(S. T. Coleridge,1772-1834)是英國詩史上一位以極少量的經(jīng)典詩作而名垂后世的大詩人。

    2023-10-23

  • 荒誕派戲劇之父尤內(nèi)斯庫——秩序之籠中的那個“我”

      1933年,作家丹尼斯·德·魯日蒙 (Denis de Rougemont) 在德國紐倫堡目睹納粹游行。

    2023-10-18

  • 《勃朗特迷思》:約克郡荒原上的燈與影

      木心曾這樣評價勃朗特姐妹:“自然環(huán)境影響了她們的氣質(zhì)和文學風格……三姐妹在約克郡一直寫到死,真正做到了生活和藝術(shù)的一元。

    2023-10-18

  • “像一塊滾石”般的音樂哲學情動之旅

      《答案在風中飄:現(xiàn)代歌曲的哲學》,鮑勃·迪倫著,中信出版社,2023年6月 美國搖滾樂手、現(xiàn)代詩人布魯斯·斯普林斯汀,曾在1988年搖滾名人堂的演講中這樣描述他在媽媽的車里第一次聽鮑勃·迪倫(Bob Dylan)的《像一塊滾石》時的感受:“響起的軍鼓聲,就像有人一腳踢開了通向你頭腦的大門。

    2023-10-17

  • 亞歷克西斯·賴特《可贊之處》:“我連塵埃都不是,我只是一場夢”

      《可贊之處》英文版封面 “好的文學作品應(yīng)該挑戰(zhàn)讀者” 2023年4月,澳大利亞作家亞歷克西斯·賴特(Alexis Wright)在本世紀創(chuàng)作的第三部長篇小說《可贊之處》(Praiseworthy)由吉拉蒙多(Giramondo)出版社出版。

    2023-10-17

  • 卡爾維諾誕辰100周年|“看得見的城市”

      《看不見的城市》是卡爾維諾的代表作之一,這本小說用奇幻莫測的筆調(diào)展開了“關(guān)于現(xiàn)代城市的討論”,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關(guān)于不存在的城市的想象。

    2023-10-16

  • 像“偵探”一樣,探尋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源頭

      《尋找天才女友埃萊娜》這本書中有很多“尋找”的痕跡。

    2023-10-13

  • 外國文學研究專著《成長小說》自序:走向發(fā)現(xiàn)的大門

      成長,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件事。

    2023-10-13

  • 貝恩德·布魯內(nèi)爾《果園小史》:人類遷徙時為什么會帶上果園

      《果園小史》,【德】貝恩德·布魯內(nèi)爾著,譯林出版社,2023年8月 提起果園,我們的腦海中可能會立刻浮現(xiàn)出一片掛滿沉甸甸美麗果實的林子。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