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文娟:災難文學的冷思考
2020年出版了三部作品,分別是藏文版《阿里 阿里》,長篇非虛構《巖蘭花開——汶川大地震幸存者生存狀況調查》,長篇小說《紅雪蓮》。
2021-01-17
-
王京州:追尋年譜中的生命桅桿
《北望青山》 王京州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編年譜就像打撈一艘沉船,雖然不復昔日的榮光,但必定還包含眾多的細節(jié)。
2021-01-16
-
遲子建:藝術的淬煉正如從童話到神話
《煙火漫卷》 遲子建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近來因為黑龍江文學館施工收尾,展陳實物即將登場,所以我們邀請專家對所征集到的相關實物,逐一甄別和認證,選出最具文學價值的藏品,讓虛席以待的冰冷的陳列柜,因為氤氳的文氣而從此有了溫度,有了色彩,有了光芒。
2021-01-16
-
閻崇年:我與故宮緣深情濃
故宮一角 資料圖片 《故宮六百年》 閻崇年 著 華文出版社 2020年12月8日,既是北京紫禁城即故宮建成600周年,又是明北京城建成600周年。
2021-01-16
-
艾偉:沒有普遍意義上的母親
十年前,我偶爾會在飯局上遇見L。
-
趙雨:我寫的這地方一百八十年前曾是通商口岸
老江橋上空那一輪三十年前的老月亮我無緣得見,兩岸江風吹拂的那些水波也不知換了幾番。
-
麥子店的北京“生活地理”
我還算個愛旅游的人,不過不愛逛景點。
-
故事邊上的故事——《人,或所有的士兵》創(chuàng)作談
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寫篇《人,或所有的士兵》創(chuàng)作談,想想,不如說幾個和那個故事有關的小故事。
-
楊知寒:請你吃串糖葫蘆
我是一個沒有太多鄉(xiāng)村生活經驗的人,在大學畢業(yè)之前,沒坐過一回炕、聽過一回雞鳴。
-
長篇《大日壇城》重寫記:蒙面人與泄密僧
《大日壇城》2010年出版,當年的我信奉“風格統(tǒng)一是對小說的約束,一部小說可以是幾部小說”,于是在小說一半改了寫法。
-
楊遙:箭在弦上不發(fā)
近幾年,寫了一些關于父親和家鄉(xiāng)的小說。
-
喻之之:心有白馬,坐看流年輕度
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馬會出現(xiàn)在我夢里。
-
喻之之:心有白馬,坐看流年輕度
有相當長一段時間,馬會出現(xiàn)在我夢里。
2021-01-09
-
魯樞元:我與“精神生態(tài)”研究三十年
摘要:作者通過回顧自己30年來的治學實踐,對“精神生態(tài)”“生態(tài)學三分法”的來由、內涵、意義、價值及今后的研究去向進行了詳細論述。
-
心靈史·生命志·南北書
《出塞書》是一部心靈史。
-
張煒:稿紙的作用
為什么寫稿子的人要用稿紙呢? 一個方框一個方框的,這除了排版的需要,還因為句子到了應該斷開的時候,標點是要占一個格的。
-
王堯:我以憂傷溫暖蒼涼虛構記憶
二十年前,我寫下了:“我坐在碼頭上,太陽像一張薄薄的紙墊在屁股下。
-
鄭小驢:小說的萬花筒
2006年永遠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
范若丁:歷史的洪流與微塵
少年的我,第一次看到黃河,第一次站在黃河岸邊,就被它宏博、雄渾、而又悠然自在的形象震懾了。
-
《金枝》創(chuàng)作談:我的父親母親
創(chuàng)作《金枝》的構想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在一次采風的路途中,我和一個朋友聊到我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