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說集《黑金》:日久他鄉(xiāng)即故鄉(xiāng)
《黑金》依然秉承著何喜東不變的文學信仰,以石油生活為素材,以石油精神為坐標。
2024-06-02
-
劉克中《中國大港》讀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載道”
《中國大港》以地域文化特性塑造人物性格,以“博物”敘事為我們打開了認識海洋的視界,以日常生活敘事為手段完成了宏大敘事的“載道”目的,為我們“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新思路,積累了新經(jīng)驗。
2024-06-02
-
命運及其象征物
《海礁石》的主人公,能帶讀者體會命運感。
2024-06-01
-
談李少君的詩:一種精神宣示——“我是有大海的人”
李少君被譽為“自然詩人”,在他的詩中,大自然不僅是人類的詩情,更是人類的母巢、依托、拯救者,他并不想對現(xiàn)實中人類的困境進行思辨,而是從人自身的詩性處境中揭示人與自然之間的秘密。
2024-06-01
-
我們親在的云夢澤家鄉(xiāng)
2015年開始,舒飛廉在武漢高校授課之余,一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居住在家鄉(xiāng)孝感農(nóng)村。
2024-05-31
-
《青春的方向》:尋找青春的真諦
在文學的浩瀚星海中,《青春的方向》宛如一顆獨特而璀璨的星辰,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
2024-05-31
-
徐劍報告文學《強國記》:思想者筆下的國之大者
這些年來,我一直用目光追趕著徐劍的足跡。
2024-05-31
-
任林舉《江如練》:漓江之美 生態(tài)之思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因為桂林有一條美麗的漓江。
2024-05-31
-
寫好山鄉(xiāng)巨變中的人
隨著脫貧攻堅任務的勝利完成,我國農(nóng)村走向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新階段。
2024-05-31
-
王彬長篇歷史小說《豐泰庵》:好一碗楓露茶
我私淑作家、學者王彬先生學習研讀《紅樓夢》開始于2022年的夏天。
2024-05-31
-
淑女的人生舞步——讀唐穎《淑女》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唐穎以上海為背景,創(chuàng)作了《美國來的妻子》《上東城晚宴》《個人主義的孤島》等長篇小說,還有難以計數(shù)的中短篇小說和影視作品,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闡釋著歷史與人性,女性與認知,以及各種的欲望和欲念所帶來的掙扎、痛苦,抑或是成功和毀滅。
2024-05-30
-
當一個畫畫的開始寫字兒——看蕭文亮的《大田百禾》
一個畫畫的,應該天然會寫字兒。
2024-05-30
-
鐘求是《地上的天空》:孤獨的九種樣態(tài)
在小說集《地上的天空》的腰封上印著這樣一句話:“九個故事,九種人生”。
2024-05-30
-
?一場跨越時空的“救贖”——評楊莎妮《箱中乾坤》
“想要讓一個充滿執(zhí)念的人獲得快樂,就必須切斷這個人當下的世界觀,切斷他信仰的傲慢。
2024-05-29
-
春山的城堡——評鮑爾金娜《良夜盡頭》
包括我本人在內(nèi)的多數(shù)讀者,初讀《良夜盡頭》時恐怕都會感到些許不適。
2024-05-29
-
《千里江山圖》中的“革命”與“有情”——以“一封沒有署名的信”為切入點
摘要:《千里江山圖》由正文三十四章(節(jié))、“一封沒有署名的信”及附錄三部分構(gòu)成。
2024-05-29
-
郭喬:“瞳距”之殤與暗疾修復
小說《瞳距》中,武靜國因自幼年起長期佩戴眼鏡造成瞳距過寬,面部呈“唐氏兒”畸形征象,他終其半生都在與自己的“瞳距”隱疾做著對抗:吃飯、洗澡、睡覺,甚至是夫妻之間的床事,都不可以摘下遮擋他面部缺陷的“面具”。
2024-05-29
-
《淑女》:說吧,那些刻意封存的秘密
為了維持“淑女”形象,黎朶付出了巨大代價。
2024-05-29
-
《千禧年》:在類型與先鋒之間, 為記憶與想象辯論
《千禧年》首先是一部關(guān)于記憶的小說。
2024-05-29
-
彎曲、變形、內(nèi)化與通靈者的言說——孤城詩集《山水宴》芻議
現(xiàn)代漢語詩歌發(fā)展到今天不過百年左右,在很多地帶都存在分歧和爭論,但詩歌是語言的藝術(shù)這一說法,應該成為共識。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