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望弱者的眼睛——讀杜梨《鵑漪》
杜梨的中篇小說《鵑漪》有著綺麗夢幻的超現實外觀。
2025-01-11
-
偉大記憶如何被書寫——評李舫紀實文學《回家》
李舫的抗美援朝題材紀實文學《回家》(1)對當下社會具有一種特殊的價值意義。
2025-01-10
-
終結的故事如何延續(xù)?——莫言《生死疲勞》中講故事的人和講故事的方法
一 莫言小說《生死疲勞》(1)的結尾安排講故事的人現身講故事,小說的收尾方式和這個講故事的人一樣不同尋常。
2025-01-10
-
劉颋:王松的腔調
王松的小說創(chuàng)作是在多副筆墨中展開的。
2025-01-10
-
《彩騾》:歲月皺褶里的市井煙塵
一 出道40年,王松對小說敘事藝術的探索屢見成效,也算是天道酬勤。
2025-01-10
-
“新大眾文藝”:從命名到命題
“新大眾文藝”的提出是與“新傳媒時代”聯(lián)系在一起的 無論現代意義的“大眾”概念何時形成,大眾始終是一個頑強的表述主體。
2025-01-10
-
一條拆不開的“文學鏈”——寫在《香港文學》創(chuàng)刊40周年之際
一年前,我到香港參加文學活動。
2025-01-10
-
胡昌平:劉亮程寫作的地方路徑
劉亮程摘得了魯迅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這在新疆當代作家中是第一人。
2025-01-09
-
歲月皺褶里的市井煙塵——中篇小說《彩騾》閱讀札記
一 出道40年,王松對小說敘事藝術的探索屢見成效,也算是天道酬勤。
2025-01-09
-
何為理想生活——讀魯敏《臨湖的茶室》
魯敏的小說始終是以人物為導向的。
2025-01-09
-
詩意的抵抗——讀丁顏《夾竹桃有毒》
《夾竹桃有毒》是丁顏新近創(chuàng)作的一部小說。
2025-01-09
-
朱輝《萬川歸》:語言的河流與它所映照的生命
必須承認,言說朱輝的小說有著巨大的難度,它甚至誘發(fā)了我的“拖延癥”:半年多的時間里,我一次次地打開電腦,試圖為朱輝和他的《萬川歸》寫下點什么,往往坐上一個上午,寫下一個不太像樣的提綱,然后下午刪除。
2025-01-09
-
余華《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洞察生活本真的三個維度
對于作家而言,最好的作品是書寫自己,以及與自己密切聯(lián)系的人、事、物,將自己作為生活“主角”,這是最傳神、最出彩、最深刻的角度。
2025-01-09
-
遲子建《好時光悄悄溜走》:回憶,是與過往的重逢
當一個作家拿起筆,往事便會不自覺地從筆尖流過。
2025-01-09
-
《向死而生》:尊重差異,文學如何療愈殘缺
一位重要作家,能夠將目光轉向社會中的殘疾人群體,深入他們的生活,體驗他們的酸甜苦辣,以他們?yōu)橹鹘菍懽饕徊块L篇小說,是很令人尊敬的。
2025-01-09
-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善意和希望——讀鄒謹憶《愛神花園》
二十多年前還在湖南師范大學中文基地班讀書時,我曾讀過鄒謹憶的若干短篇小說。
2025-01-08
-
勇?lián)碌奈幕姑?/a>
報告文學這種文體是行走的文學,報告文學作家首先應該是一個思想家和行走者,報告文學作家一定要在現場,每一次的采訪都應該是苦行僧似的朝拜。
2025-01-08
-
詩人永遠是故鄉(xiāng)的歌手——致詩人曉雪九十華誕
如果我們回到不同的語言世界,就會發(fā)現這樣一個現象,在不同的民族中,一定會有許多極為相似的東西,譬如詩人的產生和出現,就與其故土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和充滿靈氣的自然環(huán)境有著某種隱秘的關聯(lián)。
2025-01-08
-
細致調查與藝術呈現相結合
因為對家鄉(xiāng)情有獨鐘,對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父老鄉(xiāng)親的生活狀況有著深入了解,散文家李育善迄今為止的創(chuàng)作,包括這部《商山草醫(yī)錄》(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24年10月出版),筆觸主要聚焦在商洛這片沃土上。
2025-01-08
-
長篇小說《體察師的日子》:深潛入生活的日常
紹國沒打招呼,從溫州給我寄來他的新著《體察師的日子》,打開包裹一看,哦長篇小說。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