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德加·斯諾與北大的不解之緣
2018年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所著的《紅星照耀中國》中文版問世80周年。
2018-05-30
-
《生死場》書名之由來
5月7日 陰。
2018-05-29
-
論魯迅在北京的四次遷居與文學(xué)生產(chǎn)
在魯迅成為偉大作家的過程中,曾經(jīng)歷了多次空間位移,從紹興到南京求學(xué),赴日本留學(xué),回國后先后在杭州、紹興、南京、北京、廈門、廣州、上海等城市工作生活。
2018-05-28
-
永恒的夜與月——細(xì)讀《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生卒不詳,約初唐)僅有兩首詩傳世[1],其中《春江花月夜》自誕生起雖沉寂了近七八百年,但其魅力終于在明代為胡應(yīng)麟(1551-1602)、李攀龍(1514-1570)等人發(fā)現(xiàn),并在此之后光芒四射[2],廣受歷代人喜愛,聞一多(1899-1946)先生甚至稱之為“唐詩中的唐詩,頂峰上的頂峰”[3]。
2018-05-28
-
巴金“送”文為友情
巴金把友情看得比生命還重,對待朋友“充滿了真誠”。
2018-05-28
-
沈從文的一張書單
沈從文(左二)、沈龍朱(左一)和家人在一起。
2018-05-28
-
新發(fā)現(xiàn)的張兆和集外文
張兆和女士作為作家的身份,主要由其短篇小說集《湖畔》所奠定。
2018-05-24
-
關(guān)于茅盾的一則史料
茅盾研究專家鐘桂松在今年的《文匯讀書周報(bào)》相繼刊出《生死與共的日子——從茅盾致張仲實(shí)的一封佚信說起》(2月12日)、《茅盾致張仲實(shí)佚信寫作時(shí)間考》(4月11日),回顧上世紀(jì)30年代茅盾和張仲實(shí)在新疆“生死與共的一段日子”。
2018-05-24
-
沈寂心目中的“大亨”
沈寂是一位情感豐富的作家,嬉笑怒罵、愛恨情仇,常常傾訴于朋友間的交談之中,充溢于他作品的字里行間。
2018-05-24
-
穆旦佚文《從長沙到武漢》
4月16日的《文匯讀書周報(bào)》刊發(fā)了湯志輝先生的《新發(fā)現(xiàn)穆旦早年佚文〈笑話〉》。
2018-05-24
-
梁思成伉儷與張兆和通信一則
1949.01.30 清華園 梁思成、林徽因復(fù)張兆和 三小姐: 收到你的信,并且得知我們這次請二哥出來的確也是你所贊同的,至為欣慰。
2018-05-24
-
史杰鵬:最愛的唐代詩人是李賀,詩風(fēng)幽冷險(xiǎn)怪
我最喜歡的唐代詩人不是李白,不是杜甫,不是白居易,不是李商隱,而是李賀。
2018-05-23
-
詩人的王國:雙子座文學(xué)大咖TOP10
小說和戲劇的寫作需要思考世事人情的云遮霧罩,這混亂本身就是文學(xué)的絕佳題材。
2018-05-23
-
與章培恒先生的“戲劇性”交往
詩曰: 天地精華聚紹杭, 名垂青史第三章。
2018-05-23
-
先父臧啟芳
1954年臧家在臺灣合影。
2018-05-22
-
精致的寫家
吳組緗是個(gè)追求“精致”寫作的人,描繪講究精準(zhǔn)、抒情講究精確、用詞講究精當(dāng),一招一式都要妥帖,絕不馬虎。
2018-05-22
-
周振鶴:張伯駒與袁克文的交往
油印本《洹上詞》偶然在地?cái)傎I到,乃袁世凱次子袁克文所著,由《寒云詞》、《豹蠡詩余》與《庚申詞》三部分組成。
2018-05-21
-
《新增兩頁文字》
荷蘭戰(zhàn)爭、猶太大屠殺和種族屠殺研究所15日宣布,知名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當(dāng)年所寫《安妮日記》中兩頁無法辨讀的文字現(xiàn)已被“破譯”。
2018-05-21
-
新時(shí)期文學(xué)的開路先鋒
從新時(shí)期到新世紀(jì),改革開放以來的文學(xué)走過了40年的歷史進(jìn)程,也鑄就了前所少有的歷史的輝煌。
2018-05-21
-
魯迅北京時(shí)期的文學(xué)課堂
魯迅留日歸國后即進(jìn)入教育界,到杭州的浙江兩級師范學(xué)堂任教,此后又相繼在紹興、北京、廈門、廣州的高校、師范學(xué)堂任教。
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