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憶方成:以善為懷 以真為宗 以美為求
漫畫大師方成先生走了,享年100歲整。
2018-09-03
-
新發(fā)現(xiàn)葉圣陶、巴金致胡牧佚信
筆者在南京圖書館翻閱民國時期《南京日報》時,發(fā)現(xiàn)葉圣陶和巴金書信各一封。
2018-08-30
-
杜牧與《將赴吳興登樂游原》
《讀杜牧將赴吳興登樂游原句》:“蠟燭替人哀,無心淚自來。
2018-08-30
-
方成,帶著幽默上天堂
總覺得這消息不是真的,先后看到幾個朋友發(fā)來方成先生仙逝的噩耗,我都不敢確信。
2018-08-30
-
團長鄭振鐸
我國有個東方歌舞團,那是在周總理指示下于1962年成立的演出院團。
2018-08-30
-
胡適的中學作文
1905年春天,14歲的胡適在他二哥同學的介紹下進入上海澄衷學堂學習,開啟了他的中學生活。
2018-08-29
-
瞿秋白的清田村之旅
1921 年10 月13 日,時為北京《晨報》赴俄特派員的瞿秋白與李宗武一同去參觀過距離莫斯科西南約四百余里的清田村。
2018-08-28
-
文潔若先生的“真”
她,今年 91歲,仍然堅持每天伏案寫文、翻譯;她的兒女都不在身邊,但堅決不請保姆,生活起居一概自己料理——她就是蕭乾先生的夫人:文潔若先生。
2018-08-28
-
女兵作家謝冰瑩在上海的歲月
謝冰瑩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首位女兵作家,其父是晚清舉人,能文能詩,任新化縣立中學校長37年。
2018-08-27
-
追憶楊絳先生
“但是,我只變成了一片黃葉,風一吹,就從亂石間飄落下去。
2018-08-27
-
民國詩僧蘇曼殊與他翻譯的《拜倫詩選》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2018-08-27
-
王辛迪:我感覺我在,我信我在,我思我在
1994年辛笛撰寫的隨感《斷想》,可以視作82歲的老詩人對自己一生創(chuàng)作的全面總結。
2018-08-27
-
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
2018年是華文文壇群星殞落、令人悲傷的年頭,饒宗頤、洛夫、劉以鬯這幾位港臺作家的相繼去世,標志著華文文學世界一個時代的結束。
2018-08-22
-
黃能馥憶恩師沈從文
我們(夫妻)兩個是在1956年認識的,主要是通過沈從文先生。
2018-08-21
-
熊召政:我與金庸先生的交往
我與金庸先生的交往,得益于潘耀明先生。
2018-08-21
-
豐子愷的“消夏新書”
1930年代的上海充分表現(xiàn)了中國的現(xiàn)代性甚至未來性,同時也呈現(xiàn)出 “東方的巴黎”“冒險家的樂園”等駁雜性。
2018-08-17
-
白航:烽火崎嶇路 男兒向八方
在中國新詩發(fā)展走過的百年歷程版圖中,巴蜀是一座重鎮(zhèn)。
2018-08-13
-
李白與王維:同時代大V一生無交集的背后隱情
在此之前,他漫游天下,行至湖北安陸,因娶了故相許圉師的孫女,成了上門女婿,遂定居下來。
2018-08-13
-
王韜為什么沒有選擇西式活字印刷技術?
1885年,王韜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木刻活字印書局,名曰 “弢園書局”。
2018-08-13
-
徐志摩佚作:《遠山》及其他
今年新出商務印書館精裝本《遠山》,取徐志摩同名佚詩作為“徐志摩佚作集”書名,較之徑以“佚作集”為題的確更有韻味些。
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