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玲:呼喚和踐行“有情”的文學
1983年10月27日下午,在湖南省臨澧縣創(chuàng)作座談會上,丁玲作了《從創(chuàng)作要有情談起》的主題發(fā)言,坦言作家要有情,沒有情就無法創(chuàng)作。
2024-09-04
-
經(jīng)典作家??徒?/a>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出生于四川成都,是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翻譯家。
2024-08-28
-
奔騰的激流 有情的人生——巴金家族小說中的“家”與“城”
巴金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作家之一,觀其一生,文學作品卷帙浩繁,人格魅力影響深遠。
2024-08-28
-
青春是美麗的,但中年更美麗——談巴金的“中年寫作”
近讀《酒徒》,劉以鬯先生借“酒徒”之口評騭五四新文學,談到巴金時說:“至于那個寫過很長很長的長篇的巴金,也曾寫過很多很多的短篇。
2024-08-28
-
聞一多:至真至純 良善同行
提及聞一多,那個拍案而起、怒發(fā)沖冠的愛國民主戰(zhàn)士形象躍然眼前。
2024-08-28
-
巴金:讓生命開花
巴金(1904—2005) 我們?nèi)匀恍枰徒?,這是今天很多人的共識。
2024-08-21
-
經(jīng)典作家??X谷融
錢谷融,原名錢國榮,江蘇武進人,文藝理論家、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
2024-08-16
-
以獨立之思鑄就學者風骨 以性靈之筆呈現(xiàn)文學魅力
如果將人生比喻成一部長篇小說,那么導師錢谷融先生對于我來說就是一部經(jīng)典。
2024-08-16
-
錢谷融:“人學”理論與當代中國文藝批評的探索
錢谷融先生的《論“文學是人學”》是20世紀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幾乎所有中國當代文學史著在論述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文藝思想時,都會有一個章節(jié),專門介紹這一時期的人性、人道主義文學主張。
2024-08-16
-
老舍:致力于東方與西方的“相遇”
今年是老舍先生誕辰125周年,文學界舉行了不少紀念活動。
2024-08-14
-
張建智: 一株“老梅”喻金庸
一 五年半前,當我聽到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離別了大家時,即刻在我眼前,浮現(xiàn)了一個中等身材、高額方正,笑容不多的臉面,更令我想起了二十世紀末,那個美妙秋天里,我與他相見時的情景。
2024-08-06
-
陶淵明的田園詩藝術
陶淵明是歷史上影響深遠的詩人,他的詩歌繼承了漢魏的藝術傳統(tǒng),又融進東晉詩歌的玄思與山水的內(nèi)容。
2024-08-03
-
自由的真與偽:魯迅1933年雜文里的蕭伯納間奏
愛爾蘭裔英國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1933年2月訪問上海,在魯迅《偽自由書》和《南腔北調集》里留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投影。
2024-08-03
-
紀念 | 樂黛云先生學術年表
樂黛云先生(1931.1—2024.7.27) 1931年—1947 年 生于貴陽,1935 年進入天主教教會小學善道小學,1939 年因抗日戰(zhàn)爭疏散到貴陽遠郊烏當,在家自學;1942 年遷花溪,入貴陽女中;1945 年考入國立第14 中學;1946 年轉入貴州中學。
2024-07-31
-
古耜:茅盾與中國古典小說
伴隨著時光流逝,現(xiàn)代文學巨匠茅盾越來越呈現(xiàn)出其恢宏、厚重、崇高的氣象和品格。
2024-07-26
-
經(jīng)典作家專刊——丁玲
丁玲,原名蔣偉,字冰之,湖南臨澧人,是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社會活動家。
2024-07-26
-
湖湘有女耀高丘——從傳統(tǒng)走來的“革命人”丁玲
1933年,丁玲在自己寓所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外界紛傳她已被殺害。
2024-07-26
-
走向人群:廢名1930—1940年代文學實踐中的《論語》資源
1930—1940年代,廢名的文學觀念經(jīng)歷了從“崇拜西洋藝術家”[1]到講求“民族的自覺”[2]之轉變。
2024-07-24
-
廢名:一個風格卓異的小說家
文學評論家馮健男在《夢中彩筆創(chuàng)新奇》一文中說:“廢名在中國現(xiàn)代作家中獨創(chuàng)性最為人所稱道。
2024-07-12
-
成為“詩圣”之前 杜甫有怎樣的前半生
如果要列出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幾位詩人,無論標準如何,杜甫(712—770年)無疑都會入選。
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