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跨文化戲劇研究的推進
跨文化戲劇演出是不同文化戲劇間的橫跨、移栽、選擇與價值判定,對于我們來說,這似乎是一項20世紀后期才真正開始的工作,具體說就是“新時期以來”。
2023-11-27
-
架起文學與影視溝通的橋梁
2017年,改編自小說《大江東去》的電視劇《大江大河》(第一部)劇本創(chuàng)作啟動;2023年初,《大江大河》(第三部)劇本正式畫上句號。
2023-11-24
-
把更多優(yōu)秀文學作品搬上熒屏銀幕
近年來,文學作品的影視改編涌現出一批精品力作。
2023-11-24
-
中國畫應在堅持筆墨的基礎上開拓
筆墨是中國畫的藝術特征、表現特征、形式特征,但筆墨究竟是什么,其實并沒有被人們所真正認識——有人片面地把用筆書法化等同于筆墨;有人僵化地視筆墨為“筆墨程式”;有人將筆墨與形象等繪畫因素割裂開來;還有人則將筆墨神秘化,甚至干脆斷定“筆墨說不清”。
2023-11-24
-
不能簡單用筆墨約束藝術創(chuàng)作
秋冥(中國畫) 何家英 我所理解的筆墨,是中國畫的語言形式,是一個大范圍的概念。
2023-11-24
-
“船里頭裝的都是歌”
陜北民歌劇《黃河船夫》講述了黃河岸邊石頭峪村里一個動人的故事。
2023-11-23
-
海報應有更多文化內涵
影視圈流傳著一句話:“一張好海報價值2000萬元票房。
2023-11-22
-
文學為戲劇輸血補鈣
話劇《生命冊》劇照(圖片由陜西人民藝術劇院提供) 邂逅“李佩甫的世界” 近年來,文學作品的戲劇改編已成為當下戲劇創(chuàng)作的“熱點”,國營院團、民營團隊都在做,很多一線編劇、導演、舞美都參與其中。
2023-11-13
-
以“游藝”促進戲曲藝術的交流互鑒
近日,筆者有幸受邀參加了一次別開生面、獨具特色的題旨為“戲從溫州來”的文化活動——2023南戲經典文化周走進京津冀,受益頗深、感慨良多,讓人情不自禁為之叫好。
2023-11-13
-
虛擬與現實的碰撞
近期,由趙寶剛執(zhí)導的國安諜戰(zhàn)劇《特工任務》播出。
2023-11-10
-
創(chuàng)造性地融“歷史”“想象”“演繹”于一體
舞劇《五星出東方》燈舞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為世界共同進步、共享未來提出的智慧方案。
2023-11-10
-
藝術再現英雄的事跡
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玉溪花燈戲在新時代綻放出獨特魅力。
2023-11-09
-
珠水流響醉花城
近日,由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等單位指導主辦的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qū)青少年藝術展演”總決賽和頒獎典禮在澳門隆重舉行。
2023-11-07
-
云端的藝術,入世的藝術
與對文字的依賴不同,我們對藝術(圖像)的依賴幾乎出自本能。
2023-11-01
-
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展現時代氣韻
我們要虛心汲取前輩們的寶貴經驗,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突破,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展現時代氣韻,努力創(chuàng)作更多彰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優(yōu)秀作品。
2023-10-30
-
塑造真實感人的“誠信老爹”形象
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民族自立自強、發(fā)展壯大、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
2023-10-30
-
在生活中尋寶
劇作家陳欣欣 從事編劇工作40余年,我一直在“生活”這個礦藏里跋涉、尋寶,創(chuàng)作的每一部劇本都是生活的饋贈。
2023-10-30
-
《河邊的錯誤》:真相的跡與虛,答案在何處飄?
近日,《河邊的錯誤》獲第七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最佳影片,此前該電影也入圍第76屆戛納電影節(jié)“一種關注”官方單元。
2023-10-28
-
中國戲曲的跨文化實踐
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的首屆“青京會”正進入第二階段,筆者觀看了青衣組的一場比賽,其中有《太真外傳》《霸王別姬》等梅派劇目片段。
2023-10-26
-
人工智能,打開藝術新維度
舒勇用AI繪畫程序繪制的作品 開啟AI創(chuàng)作實踐 很難形容人工智能(AI)給我?guī)淼恼鸷场?/p>
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