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熱河抗戰(zhàn)中的親兄弟
來源:北京晚報 | 蒲強  2025年07月09日16:34

走進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一封封抗戰(zhàn)時期的家書吸引著觀眾的目光。這其中,就包括周平民、周健民兄弟倆在熱河抗戰(zhàn)前線寫給父母的信。

周平民于1930年離家之時,女兒周家英只有5歲。多年之后,周家英講起自己對父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父親從后門進來,給了她一塊水糖。不過,父親的家書,周家英保留了一輩子,因為這是父親給她留下的惟一的物品。

周氏兄弟很早就參加革命,并在“九一八事變”后北上抗日。其中,周健民于1932年犧牲在熱河抗戰(zhàn)前線,而周平民則被國民黨抓捕,犧牲在南京的軍人監(jiān)獄。

周平民

周健民

周平民、周健民所寫家書

兄弟攜手參加決死團

周平民,又名執(zhí)中、國正,生于1902年,四川省內(nèi)江縣人。1916年,在內(nèi)江縣立中學就讀時,周平民受革命思想熏陶,開始閱讀《新青年》《每周評論》等進步書刊,積極參加學生會進步活動。畢業(yè)后,周平民到楊家鄉(xiāng)小學任教,后任校長。1924年,他參加地下黨在白合場舉辦的“民團干部傳習所”學習,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6年上半年,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他以教書作掩護,積極從事農(nóng)民運動,并在1929年擔任了內(nèi)江縣楊家鄉(xiāng)黨支部書記和中共內(nèi)江縣委委員職務(wù)。1929年,他在楊家鄉(xiāng)、石子鄉(xiāng)等地領(lǐng)導農(nóng)民開展抗糧、抗捐斗爭。1930年8月,縣委機關(guān)遭敵人破壞后,周平民受到通緝。當年8月,他離開家鄉(xiāng),秘密前往上海。

和周平民一起前往上海的,還有他的弟弟周健民。周健民又名振華、國輝,1927年考入內(nèi)江縣立中學,第二年轉(zhuǎn)到安岳縣續(xù)讀。1929年開始參加農(nóng)民運動,1930年隨周平民離開家鄉(xiāng),再未歸來。

“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時間發(fā)出抗戰(zhàn)宣言,號召民眾團結(jié)起來,反抗日本侵略者。上海一批鑒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青年發(fā)起組織抗日救亡團體,名為“上海青年自愿決死抗日救國團”,以葉斌為團長,章少麟、王五樹為常務(wù)委員。該團見諸報端的征集啟事,先痛陳背景:“暴日無端侵占遼黑,慘殺同胞。近更變本加厲,明目攻錦,平津岌岌,國亡無日?!彪S之也號召“各界青年”到位于上海閘北青云路的該團臨時辦公處登記,共同投身抗日救國事業(yè)。1931年12月29日,該團舉行成立大會,正在上海的周平民和周健民懷著報國之心,積極報名參加。

1932年1月,上海青年自愿決死抗日救國團組織上千名團員前往東北支援抗日。抵達南京后,向軍政部請愿要求提供武器軍需,遭衛(wèi)兵武力攔截,沖突中數(shù)人受傷。此次行動雖未達目的,但引發(fā)社會對青年抗日訴求的關(guān)注。

“一二八事變”后,周平民、周健民隨團回到上海,從事抗日救亡宣傳工作。戰(zhàn)事結(jié)束后,在江蘇昆山和無錫經(jīng)過培訓,他們再次北上,奔赴抗日戰(zhàn)場。

家書充滿憂國之情

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展出的家書中,有周平民、周健民北上抗日途中,寄給父母的書信。在信中,他們說:“父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男平民前由上海北返……由密云隨成長奎司令出古北口與男健民相晤,時健民病雖已愈廿日,然身體甚瘦弱。幸途中有大車可坐,且每日行路甚少,至多者日行五六十里(僅兩三日),尋常僅行二三十里,且行三四日休息一二日,故尚不感疲勞。得以休養(yǎng)兼又日服補藥,故日來已完全恢復健康。今日上午已抵熱河省中心重要商埠之赤峰縣,民眾極表歡迎??h長系浙江人,與決死團主席黃鎮(zhèn)東為小同鄉(xiāng),故其對南來同志尤為熱烈,除捐助黃私人槍馬外,并捐皮大衣八十五件,洗澡剃頭費八十元,今年可不憂冷矣。擬在赤峰休息數(shù)日始前進,赤峰已在口外千里,但距通遼前方尚有千里……”

成長奎是東北抗日救國軍騎兵第四路軍司令,在奉吉交界和蒙邊地區(qū)活動,抗擊日寇,屢獲戰(zhàn)績。1932年9月,因漢奸告密,遭日寇包圍,英勇犧牲,年僅35歲。發(fā)出這封信時,周平民兄弟倆正隨成長奎的蒙邊騎兵隊赴開魯抗日前線,并被分配在遼吉黑民眾后援會開魯辦事處工作。

對到達熱河后的情況,信中亦有描述。信中說:“熱河本極苦寒,我軍又無給養(yǎng),火(伙)食須由沿途人民負擔……繼因行軍期間暫派各處服務(wù),碧波派衛(wèi)隊營營部任書記,男平民派參謀處任文牘并兼任行營秘書事務(wù)。男健民亦派參謀處任牒報,均非作戰(zhàn)職務(wù),故將來即到前方已絕無若何危險,祈大人不必罣慮也。熱河邊境已失去一大塊地,中國前途極為危險。余事容到一定住地時再行稟告……男平民、健民同叩?!?/p>

信中為安慰父母,說是沒有危險,但戰(zhàn)火之中豈有幸理。在赴魯北(此處指通遼開魯縣北部及赤峰東北部一帶,當時歸熱河省管轄)前線以前,周平民與周健民兄弟二人促膝長談至深夜,不忍分離,誰知一別竟成永訣。

1933年2月初,經(jīng)魯北地區(qū)專員朱天培要求,后援會推薦周健民、莊昆容、許中華等人到魯北前線工作。2月7日清晨,周健民等人隨朱天培乘車赴魯北,由于此次行動被叛徒泄露,在行進到魯北附近的白沙沱時,隊伍突遭日偽軍伏擊,周健民不幸身中二彈,倒在血泊之中,犧牲時年僅18歲??谷蘸笤畷⒅芙∶竦热说倪z體運回開魯,葬于城西南義地,并召開了隆重的追悼會,舉行了公祭。

告誡外甥繼承遺志

周健民犧牲后,周平民繼續(xù)堅守在熱河。1933年2月,日寇進犯熱河,由于國民黨采取不抵抗政策,熱河戰(zhàn)事不利。3月上旬,熱河抗戰(zhàn)失敗。周平民隨上海青年自愿決死抗日救國團主席黃鎮(zhèn)東經(jīng)歷千難萬險,從“敵匪縱橫之熱河”突圍回到北平,后赴上海。同年冬,根據(jù)上級黨組織的指示,周平民赴南京投考軍事學校,繼續(xù)從事抗日救亡活動。

在周平民的另一封殘缺的家書中,他這樣給家人回信:“……人望著我,也止不住我的眼淚,我?guī)缀醢讶抛x不下去。昨夜約十一時獨自一人回到下關(guān)旅社,將來信重讀一遍,又整整的痛哭一場。今晨在床上思及健民,眼淚不斷地流了三個鐘頭,我只得起來,流著眼淚給你寫回信。我自成人以來,雖未嘗一日離去憂郁,然絕少悲傷痛哭,十余年來,祖母、曾祖母、母親、小妹、蔣氏相繼死去,當時雖曾痛哭,然多一哭兩哭即止,從未如此次健民……”

在上海,周平民收到了外甥百均的來信,告訴他父親得知健民死于戰(zhàn)場后整天以淚洗面。周平民讀過信后心如刀絞,于1933年6月12日給外甥復信,請他代自己多多安慰傷心的老人。

這封信是周平民哭著寫的,情真意切,飽含著愛國、愛家的雙重感情。眼見日本帝國主義侵我國土,殺我親人,周平民胸中燃燒著仇恨的怒火:“這回你二舅舅在打日本鬼子的最前線死去,他為救國而死,是死得光明的,只是他在亡命途中、萬里關(guān)外,與他共同飄泊、共同奮斗、相依為命的你的大舅舅忽然永遠分離……以后努力讀書,將來長大了,好替你二舅舅報仇。殺完日本鬼子漢奸叛逆,把已失的東北四省從日本帝國主義的手中奪回來,以完成你為救國救民而犧牲的二舅舅的遺志。”

對于外甥,周平民懷著無限的期望,教育他將來一定要堅定地走抗日救國的道路,去完成前輩未竟的事業(yè)。此情此景,感天動地。

1934年8月,周平民在浦口進行革命工作時,由于叛徒出賣,不幸被捕,被關(guān)押在南京江東門軍政部中央軍人監(jiān)獄。在獄中,他雖慘遭嚴刑拷打,仍與敵人進行堅決斗爭。他在身心遭受嚴重摧殘的困境中,仍以頑強毅力堅持學習,盼望出獄后為黨繼續(xù)工作。由于反動當局殘酷虐待,被折磨致死。

可惜的是,周平民犧牲的具體時間比較模糊,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采信的是1936年。周平民生前育有三女,其中兩個女兒夭折,只留下二女兒,也就是周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