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2025年第3期 | 周幼安:人面桃花模擬器
在二樓看玉蘭花
我所凝視并渴望獲得的寧靜
終于塑造出了她們
早春的夜晚,餐刀暫時擱置了
一場甚歡長談,發(fā)出休憩的邀請
我推開陽臺玻璃門,站在二樓
領(lǐng)略玉蘭花在霧氣中蒸騰
形成一縷縷無須撲滅的濃煙
遠處是其他總想要舍身
點亮的暗室,而她們的輕笑聲
清晰隨空氣浮動而來
像好不容易躲到郊外生活
卻被空屋里的幽靈找到弱點
適度的暴露,滿足了我們彼此
都想營造的冷清與夢幻
但我想,這絕非玉蘭所能交付的
全部含義?,F(xiàn)在,我的面前
世界喪失向后倒退的遼闊
只承認目光所及云海般健壯的填充物
塞進幾個年輕人喝酒,添柴
因詩歌的寒冷而燃盡熱情的庭院
示廓燈下,玉蘭是盛滿
振翅之欲的鴿形杯盞
有我不可觸摸的火焰的描邊
水培郁金香紀事
無土栽培是最適合我的
種植技巧,虛浮的神經(jīng)脈絡(luò)
只能在水中舒展自如
所以他們并非死于預(yù)謀
幾天前,我按照視頻教程料理
一顆種子,剝光且實現(xiàn)雙腳懸空
水會主動找到他們,正如
那些敏感的霉菌,拍案決斷了
植物的生死。在碧綠與銀灰中間
血腥的生命交易被動完成
我期待的含苞已玷污栽培之手
恐懼,無辜,此時選哪種表情合適
實際上,我像個勿施憐憫的房東
將玻璃瓶里外清掃。春色如許
遍地都是無人看護的花園
人面桃花模擬器
從桃花樹下經(jīng)過時你想到了誰?
心靈的柜臺,排布出哪幾個
名字,再次吸引了你渙散的注意力
我們用眼睛意識到的一團閃光
會隨著凝視逐漸變灰變暗,卻好像永遠
無法將其拒絕。所以究竟是什么
反復(fù)牽絆住你,去年春天
你也曾如此具體地停留
仿佛溪水中的枯樹葉,被幾根橫枝
短暫抓取,形成回憶里一個
小而駁雜的漩渦,你甘愿涉入危險
然后重新認領(lǐng)那種時過境遷后的
平靜表情。有些女人折枝又簪鬢離去
有些男人把煙灰捻進花蕊,試圖
制造某個廉價的烙印,得以回溯于時空
像隨意翻閱留言冊。一陣微風(fēng)吹過
遍地桃花歡欣卻始終不肯滿足你
身臨其境的愿望,人桃相映
是故地重游的錄影帶上最突兀的配音
夜宿山中
丟失的記憶,都被我
打包埋進深山里
等需要的時候,我會從蒙塵
許久的蛛網(wǎng)上重拾線索
并在斑竹的骨節(jié)中認出它們
這幾乎是我每年都要做的事
重復(fù),選擇一座山
填埋然后挖掘,布置長而
幽暗的甬道。你陪在我身邊
什么都不必燃灶,就自成燭火
生活像捕蛾燈,屢次將我們困在
其間,施展它燙喉的甜蜜
但住在山里的夜晚,草葉會
自動組成刀鋒,為我把守睡眠
為我召見一場春夜喜雨
清洗去陳年的疲頹與哀思
等雨停下來,我們就是屋檐上
兩只濕潤的鴿子,沒有綁腿
也沒有密信需要及時傳遞
四面漆黑是此刻最狹窄的鴿籠
可以暫時不去想
任何有關(guān)逃逸的問題
廢園之春
那天,我把語言的意義
如膠皮手套般褪下,赤裸著撫摸
沿河生長的一排桉樹與水杉
湖水的粼光,吸引著許多遠道而來的
漫游客,從視覺上重建了廢園
經(jīng)歷過漫長的冷遇,蘆葦蕩
選擇臨近草坪的檔口,像蒸籠散發(fā)著
熱氣。這里依靠春天復(fù)活,卻沒有
更輕松且矯健的步伐為此停留
小女孩拖著魚風(fēng)箏,埋頭扎進她
風(fēng)平浪靜的童年;一個結(jié)束哺乳期的女人
懷抱塑料嬰兒,沉湎于依靠幻想
穿針引線的生活,在骯臟的
樹蔭里,我偷看如同預(yù)先備好的搖籃車
焦急卻派不上任何用場。所以
我只能站在原地,向廢園打聽那些
唯有它知道的險情,如何被人滿為患的
寂靜覆蓋。美妙的休止符從湖面吹來
暫停了破損與崩潰,并不問誰能將碎片取出
荷花女
竟夢見自己變成一株荷花
某場懶睡過后,枕頭下的手臂
仍保持著白藕般的中通外直
你蓄滿涼水洗臉,幻想
棉拖里的足尖,已用匕首切削整飭
即將踮入下一只特制的瓷瓶
幾乎和從前沒什么差別,淤泥的
溫度,總不夠心愿中準確
卻愈加貪婪。你為鏡子里的倒影撲粉
好像制作琺瑯畫時,沉默著
點藍的學(xué)徒,本身與任何濃彩無關(guān)
只期待售出后片刻的如釋重負
偽裝也是種工作?,F(xiàn)在的你
熟練掌握了頂替一株荷花的全部內(nèi)容
包括接受蜻蜓輕吻的敬意與背叛
最后你還是委屈著回家,不肯講述
咀嚼蓮心的自然而然,是如何
令一個陌生男人面露苦澀
對山獨坐
打開,意味著直面荒蕪
我沐浴后對山獨坐
目光所觸沒有落點,不同于流水
蝶羽一樣撲朔的心思
爭論著究竟去替代哪個
空蒙眾多,我只需一柄萱花之斧
將心頭的重劈開
過去我未曾細識它的斷面
今夜,看蒼翠與世隔絕
老竹葉,濕苔,庭廊外枯坐的隱者
正漫無邊際地傳遞彼此
高聳的幽暗;面對永恒詰問
我還有多少狹隘必須坦白?
陳詞過后,寂靜仍不可伸手掌握
我觀山已深知抵達之難
【作者簡介:周幼安。97年生于遼寧錦州,同濟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碩士,現(xiàn)居上海。有詩歌及小說作品發(fā)表于《詩刊》《芙蓉》《鐘山》《北京文學(xué)》《草堂》《江南詩》等刊物,參加第二屆長三角青年詩人改稿會,參加全國首屆青春詩人研修班?!?/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