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小豆包的心靈密碼 ——單瑛琪“我的第一本日記”新版發(fā)布會發(fā)言摘錦
6月20日下午,由接力出版社主辦的“一年級小豆包的心靈密碼——單瑛琪‘我的第一本日記’新版首發(fā)式”在第3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舉辦。
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高洪波,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原社長、中國出版協(xié)會少讀工委原主任李學謙,兒童文學作家、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葛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孫海燕,世界漢學中心翻譯中心主任王建麗和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guān)村第三小學圖書館館長胡陽,“我的第一本日記”系列作者、出版人、兒童文學作家單瑛琪,兒童文學作家、接力出版社總經(jīng)理、資深總編輯白冰,接力出版社常務(wù)副總編輯唐玲參加本次活動。
“我的第一本日記”新版首發(fā)式的活動現(xiàn)場
“我的第一本日記”新版由接力出版社出版,是兒童文學作家單瑛琪根據(jù)女兒口述的故事整理創(chuàng)作的日記體兒童小說。單瑛琪以作家和母親的雙重身份,將女兒的成長經(jīng)歷加以文學化的再創(chuàng)作,打造了一部原生態(tài)、全景式的校園生活記錄。
作品扎根于真實的兒童世界,用原汁原味的兒童語言,刻畫了趣味盎然的校園生活、率真樂觀的兒童形象,多角度地展現(xiàn)了新時期中國孩子的成長歷程。它帶給小讀者歡笑和感動,也幫助老師和家長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作品陪伴孩子成長,幫孩子在同齡人真實的故事中釋放壓力,在潛移默化中愛上閱讀、學會寫日記。
“我的第一本日記”新版全系列計劃出版18冊,涵蓋從幼兒園到小學高年級的讀者群。目前已經(jīng)出版的子系列“小豆包上學?!?冊,核心讀者群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和幼小銜接階段的兒童。
在新書發(fā)布會上,與會嘉賓圍繞著“我的第一本日記”新版的出版情況、創(chuàng)作緣起、主要內(nèi)容、文本風格、閱讀價值等方面,分享了他們的看法和觀點。
白冰:“我的第一本日記”具備原生態(tài)、現(xiàn)實感、成長性、日記體四重特點
兒童文學作家、接力出版社總經(jīng)理、資深總編輯
單瑛琪是一位優(yōu)秀的出版人,也是一位非常勤奮的兒童文學作家。她的“我的第一本日記”系列,有以下幾點特色——
原生態(tài):作品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這得益于單瑛琪對孩子細致的觀察和對孩子感受的準確把握。
現(xiàn)實感:雖然作家觀察和描述的是女兒的生活,但作品涉及的親子溝通、學業(yè)壓力與同伴交往等問題,是對現(xiàn)實的真切觀照,能給家長和小讀者很多有益的體驗和啟發(fā)。
成長性:該系列共18冊,寫了汪奕蒙從3歲到六年級的成長過程。在每一本書當中我們都能看到汪奕蒙的心理、性格、情感的變化,這對于作家來講很見功力。
日記體:作品能夠給人最真實的感覺,還可以讓孩子在閱讀當中學習日記寫作。
“我的第一本日記”新版首批推出8本,主要面向小學低年級孩子。幼小銜接階段是兒童成長的關(guān)鍵期,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時期,非常重要。作為少兒出版工作者,我們要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出版更多適合他們閱讀的優(yōu)質(zhì)讀物。接力出版社此前出版了許多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閱讀的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像日本作家古田足日的《一年級大個子二年級小個子》,鄭春華的“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小露珠”系列,瑞典作家海蓮娜·布洛斯的“一年級二班”系列等,幾個系列發(fā)行量都很大。說明這類童書有著剛性閱讀需求。經(jīng)過作家和出版社的重新修訂,“我的第一本日記”新版增添了“實用的日記魔法”小欄目和“日記共學營”線上動畫視頻。圖書剛一上市,即入選浙江省和遼寧省小學生暑期閱讀推薦書目,有聲書在喜馬拉雅平臺上線不到一個月,點擊量就超過20萬次。這是非常好的開端,希望新版“我的第一本日記”得到更多孩子的喜愛。
高洪波:精準又幽默地表現(xiàn)小學低年級孩子的生活
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
單瑛琪是我很熟悉的兒童文學作家和編輯家,我一直喜歡單瑛琪作品中流露出的童心童趣以及幽默感。在“我的第一本日記”系列中,她通過對女兒小時候細致入微的觀察,把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的心理、想法和行為都精準又幽默地表達和呈現(xiàn)了出來。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他們的眼睛是清澈的,思考是幼稚而又充滿童趣的,單瑛琪能抓住這些特點并且表現(xiàn)出來,我覺得做得特別好。
“我的第一本日記”系列是單瑛琪和接力出版社奉獻給低年級小朋友的精神食糧,會讓他們在閱讀中找到自己生活中的樂趣,找到和同學們、老師們相處過程中那種特殊的、幽默的、快樂的、陽光的感覺。
李學謙:童心童趣和母愛親情的完美融合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原社長、中國出版協(xié)會少讀工委原主任
“我的第一本日記”系列不僅好看而且有用。
好看,是因為作品在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童言、童語、童心、童趣的同時,又融入了深摯濃厚的母愛親情。讀著一篇篇有趣的故事,讀者仿佛看到了一個聰明睿智、善解人意的媽媽,始終用欣賞和鼓勵的目光,日復一日地傾聽著女兒絮絮叨叨地講述發(fā)生在自己的班級里、校園里的各種事情……正是這種可以無障礙溝通、給予孩子充分理解和尊重的母愛,使小學生汪奕蒙的校園生活變得輕松,變得有趣,變得溫暖。
有用,是接力社出版在“我的第一本日記”系列中,增加了“實用的日記魔法”這個欄目。寫日記是引導孩子學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書中的“實用的日記魔法”從校園中的各種場景出發(fā),啟發(fā)小讀者在日常生活中捕捉那些令人難忘的瞬間,發(fā)掘它們的價值,并把它們用文字記錄下來,讓自己從讀者變成作者。在這個過程中,小讀者們不僅能逐步發(fā)現(xiàn)校園生活的可貴之處,也會更愿意拿起筆來記錄自己的童年。
葛競:日記是送給未來的自己的最珍貴禮物
兒童文學作家、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
日記體兒童文學一直深受喜愛,因為日記是給未來的自己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是獨一無二的記憶承載和情感投射,這種書寫是真實的、帶著生命氣息的,也是人工智能永遠不能代替我們完成的。
現(xiàn)在,很多孩子面臨的最大難題不是學習寫作的技巧,而是學會真實而又自信地表達自己。這一點,“我的第一本日記”的主人公汪奕蒙就做到了。在故事中,小豆包汪奕蒙有著天馬行空的思維,想到什么就說什么,這是一種自由大膽的、流暢真摯的表達。真實而自信地表達自己,是孩子們應(yīng)該接受的第一堂寫作課,然后才是更有技巧地表達自己,最終,孩子們會學會將真實與技巧結(jié)合起來。
“我的第一本日記”的另一個特點是幽默,幽默與真實是分不開的?!拔业牡谝槐救沼洝本哂幸环N罕見的、獨屬于兒童文學的幽默。這種幽默不是來自于刻意營造的戲劇性,也并非炫耀智慧,而是人之初就是這么有趣。當我們把最真實的樣子呈現(xiàn)在別人面前的時候,當我們用最真實的狀態(tài)感受世界的時候,就是這么有意思。這種幽默并不生硬,而是讓人從心里感到溫暖。
孫海燕:站在孩童的立場上寫作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對于成年人來說,用孩子的眼光打量世界,用孩子的口吻講述世界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這需要熟悉兒童的生活,真正融入孩童的世界,而單瑛琪出色地完成了這個挑戰(zhàn)。單瑛琪的作品體現(xiàn)了她對女兒的深情、對孩童生活的熟稔、對兒童文學的精通。在她的作品中,有天真好奇的目光、充盈靈動的生命、興致勃勃的語調(diào),使得這套叢書始終生機盎然。
單瑛琪堅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寫作,拒絕說教,只是真實誠懇地分享,這就使這套日記本系列小說擁有內(nèi)在的松弛感。
我舉一個書中的例子:有一天,爸爸媽媽下班晚,把汪奕蒙放在托管班,媽媽勸她用這段時間來學習,但汪奕蒙認為放學時間就不應(yīng)該再學習。這種想法雖然充滿了孩子氣,但也不無道理。如何保衛(wèi)孩子的時間,如何捍衛(wèi)孩子游戲的權(quán)利,在“內(nèi)卷時代”是值得深思的。有閑暇才會有活力、創(chuàng)造力,某種程度上,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會損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思考和探索都是需要閑暇的。
王建麗:“我的第一本日記”值得“走出去”
世界漢學中心翻譯中心主任
近年來,我參與了中宣部“亞洲經(jīng)典著作互譯計劃”,這項計劃旨在通過經(jīng)典著作的互譯,推動中國與亞洲各國的文化交流,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與25個國家簽約。雖然該計劃對外輸出書目已超過100本,但其中兒童文學占比較低。在這次活動前,我了解了“我的第一本日記”新版系列作品并仔細閱讀了文本,深感這是一本值得對外推廣的優(yōu)秀作品。
在對外傳播與版權(quán)輸出中,兒童文學具有翻譯難度低、傳播范圍廣、影響程度深的優(yōu)點,兒童文學不僅僅是兒童讀物,許多家長都會跟著一起讀,對于社會而言波及面更廣,因此非常適合進行版權(quán)輸出。我希望像“我的第一本日記”這樣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能夠借助世界漢學中心,或者“亞洲經(jīng)典著作互譯計劃”走向世界,讓全世界的每一個小朋友心中都有一個中國的故事。
胡陽:小小魔法點亮小小心靈
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guān)村第三小學圖書館館長
“我的第一本日記”就像一面神奇的魔鏡,照出了每個小小的孩童初入校園時那份又緊張又期待的心情。
“我的第一本日記”真的太懂小朋友了!它不講大道理,只用最明亮的圖畫、最親切的文字,配上最貼心的拼音,寫出了最有趣的兒童哲思……我與孩子們一起翻開“小豆包”汪奕蒙的日記,分享著她一個又一個小故事,就像分享自己的趣事,讀著讀著就咯咯笑起來,世界都變得明朗清澈。
每本書中都給出了很多“實用的日記魔法”,從“寫日記的必備要素”到如何寫“生活日記”,再到“特別的故事”,不僅能教小豆包學寫日記,愛上校園生活,更能為三年級開始的語文習作奠定自信的寫作基礎(chǔ)。
單瑛琪:成為出版人、作家、母親,我都感到幸福
出版人、兒童文學作家、“我的第一本日記”系列作者
我是出版人,對此我感到幸運和幸福,我熱愛我的職業(yè)。我是從編輯起步成長為出版人的,編輯工作讓我受益匪淺。編輯能夠接觸所有行業(yè)中的優(yōu)秀人物,也能更早與一本書結(jié)識,能夠見證許多書的誕生,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作為作家,我也感到幸運和幸福。我的寫作經(jīng)歷了從“自發(fā)”到“自覺”的過程?!拔业牡谝槐救沼洝睂懙氖俏遗畠旱某砷L。在寫作過程中,我首先是滿足自己——我需要寫作,我想寫作。而且我無條件欣賞孩子,他們所有的事情我都能理解,我努力蹲下來傾聽他們,不做反駁。孩子們的語言都是原生態(tài)的,原生態(tài)具備文學品質(zhì)。
讓我感到幸運和幸福的第三件事情,是我有一個叫汪奕蒙的女兒。這是我的第三個身份,這是最榮幸的。汪奕蒙是很會講故事的小孩,她也很有故事。很感謝汪奕蒙,我的女兒,跟她共同成長很有收獲,她是我人生最大的收獲,是我的驕傲,我們共同完成了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