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2025年第4期卷首語、目錄
卷首語
李葦子的中篇小說《比鄰而居》,采用分節(jié)串聯(lián)結構,從不同“聲部”傳達市井煙火。上下左右鄰居抖出各式“幺蛾子”,令“我”深受擺布和拉扯,很快便從起初居高臨下的優(yōu)越感中降落。申明不娶“二婚頭”,卻又因“漂亮女教師”而拋開“原則”的西鄰小吳,渾然不知自己是受了“我”的報復性“捉弄”,只見他好一通空焦慮、窮折騰,“我”甚至擔心他在這種上趕著的不自量力中越陷越深、場面失控。然而生活是最好的導演,赴京深造后歸來的“我”,發(fā)現(xiàn)小吳已經(jīng)與一位“二婚頭”、外帶幼子的女人過得妥妥帖帖、相濡以沫。小說中,西鄰小吳、東鄰“九折先生”,乃至“樓上大姐”和樓下男人,對“我”形成瑣碎紛擾的“合圍”之勢,而恰是這濃重的市俗味道,讓他們顯得板有眼、情態(tài)鮮活。更何況每個人物都有出乎意料的“拐點”,一種皮皮實實、踏實有力的底層邏輯,讓“我”不知不覺已放下身段、投入其中。在這低頭不見抬頭見、摩擦與扶持互為表里的關系中,雖然也調(diào)動了民間的狡黠,卻也排除了幾多空洞與虛偽。這樣的比鄰而居,也許是對當下疏離、冷漠的人際關系的輕松解構。
李車車的中篇小說《嗡嗡、寒假和北方》中,以追蹤灰雁作為敘事框架,卻非敘述核心,但雁群據(jù)時守恒、用情專一的天性,與小說人物情無所依、心無遠方的狀態(tài)構成深層意義上的對照。故事中的五個人物,分別以出走的方式逃避“選擇”之困惑?!拔摇迸c徐順搭伴“科考”途中以相互抵觸來對沖迷茫與失落;搭車的獨行女孩帶著雪上加霜的“失憶”履行決絕的奔赴;“錯誤大師”盤點生命中的一錯再錯,串聯(lián)了人性中難以自控的偏執(zhí);中途路過的富足、知性的女性,對理想愛情與現(xiàn)實婚姻的清醒認知,難以覆蓋情感深處沸騰著的掙扎……這些現(xiàn)實的苦悶者各執(zhí)一詞、相互碰撞,卻也在暗自驅(qū)動生命的能量。
夏柱石的短篇小說《月亮與霓虹燈》中,主人公陳月在離京返鄉(xiāng)后事業(yè)無著、婚姻寡淡,這種如陷泥淖的難熬狀態(tài)于今司空見慣,卻也各有耐人尋味的隱秘可考。且看小說如何層層揭開她借同事婚禮重回舊地的心理結構。好不甘心的她,難以抑制到故人身邊翻找一個“如果”的沖動。
姚遠的短篇小說《浪漫在深夜墜落》中,被認為有著優(yōu)越條件和大好前程的主人公,卻在寫作理想與體面生活之間橫遭“拉鋸”式分割?,F(xiàn)實中的妻子“柳小姐”與靈魂深處相隨的前妻鄢紅,分別主宰著他生命中的明與暗、夜與晝,這種奇異對話的細節(jié)設置,讓小說充分打開了精神、人格解析的空間。這究竟是怎樣一種墜落?
文 /劉照華(《都市》主編)
目錄
中篇小說
比鄰而居 /李葦子
嗡嗡、寒假和北方 /李車車
短篇小說
月亮與霓虹燈 /夏柱石
浪漫在深夜墜落 /姚遠
名家隨筆·祥夫說
隨筆四章 /王祥夫
創(chuàng)意·閱刊
創(chuàng)意寫作視角下的期刊小說品鑒(之二十六)
懸念、張力及意義實踐 /子禾
殘酷青春的高級寫法 /張敦
散 文
春天的歌謠 /安武林
給自己的禮物 /李琪
啞瓷之光 /鄧倩倩
評 論
宏闊的歷史視野,多彩的人物群像 ——評張衛(wèi)平長篇小說《英雄年代》/張玉
現(xiàn)代化都市的情感困惑——張彤中篇小說《金玉良緣》賞析 /劉濤
都市詩歌
船過成都(外二首) /左右
浮生若夢(組詩) /霜扣兒
光陰里的故事(組詩) /郭娟娟
讓生活抽穗和拔節(jié)(組詩)/王玉貴
短詩點評
——特邀點評人:王立世
暗戀/董培倫
為什么是海/程維
所有事情 /余怒
給你 /唐果
一分鐘的快樂 /方文竹
釣 /紫蝶丫頭
登黃鶴樓 /海默
自留地 /李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