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湖南文學(xué)》2025年第5期|葉梅:嘎嘎做的繡花鞋
來源:《湖南文學(xué)》2025年第5期 | 葉梅  2025年05月08日08:58

嘎嘎做的繡花鞋

嘎嘎說,還是大腳好。她是有感而發(fā)。嘎嘎小時候的那個年代,女娃從小就要裹腳,嘎嘎也沒能逃脫。后來雖然放開了,但小時候的裹纏已經(jīng)讓腳變形了,因此她走路總有點一拐一拐的。每到晚上,嘎嘎都要燒一大盆熱水泡腳,她忍不住皺起眉頭,白天的辛苦肯定讓那雙小腳疼痛難耐,腳剛一沾熱水便疼得厲害,泡一陣才緩過勁來。過上十天半個月的,嘎嘎就會拿起一把小剪子,坐在小板凳上給自己修腳,看上去很有些麻煩,但不修腳就會疼。我很想幫嘎嘎,但我那時什么都不會,不曉得該怎么幫她。

嘎嘎穿的鞋都是自己做的,我和妹妹的鞋也是嘎嘎做的。嘎嘎手巧,總會讓人意想不到地變出一些稀奇好看的鞋襪、花兜兜、小書包,其實那都是她一針一線做出來的,只是我們平時沒在意。

太陽出來了,嘎嘎卸下木樓一層的一扇窗戶板,那些板子是可以一扇一扇拆卸的,卸下之后就是敞開的柜臺,但嘎嘎早就不做豆腐、賣豆腐了,嘎嘎熬了一大鍋米湯,然后將一些破布片一片一片地用米湯粘在板子上,她說這叫“打殼子”。等到曬過兩個太陽之后,粘在板子上的布片成了一整塊平展展的布?xì)ぷ?。嘎嘎拿出一個個描好的鞋樣,放在布?xì)ぷ由媳日罩粝聛?,一層層加厚,摞在一起,先鎖上邊,然后開始扎鞋底。

嘎嘎有一本很厚的舊畫報,里面夾著一張張她精心比量剪裁的鞋樣,單鞋、棉鞋,全家人的都有。我翻著那本舊畫報,發(fā)現(xiàn)還有一個比核桃大不了多少的小鞋樣,就問嘎嘎,這是誰的呀?

你猜猜看。嘎嘎笑瞇瞇地說,猜不出來?是你的呀。

啊,我的腳會這么小?我看看自己的腳,再看兩個妹妹的腳,都比這個鞋樣要大得多呀。

人生下來,腳都很小很小呢,長著長著,就長大了。現(xiàn)在你們的鞋每年都要做新的才行。

嘎嘎右手中指戴著一個黃澄澄的指環(huán),她用它頂著針頭,將穿著麻線的針扎進厚厚的鞋底,拉出長長的麻線,再又扎進去,每次她都要用這個指環(huán),才能把針頭頂進鞋底。她扎一陣,要將針在頭發(fā)上抿一下,這樣扎起來可省點兒勁。

嘎嘎您戴的是戒指嗎?妹妹問。我們都偎在灑滿陽光的竹椅上,看嘎嘎扎鞋底,

才不是呢,嘎嘎戴的那叫頂針。我看了妹妹一眼,有點驕傲。

嘎嘎給大人做的是厚底鞋,給我們姐妹做的是繡花鞋。黑色的鞋面子,有時會繡上兩朵紅艷艷的山茶花,格外顯眼。嘎嘎說這花不是養(yǎng)在屋里的,卻是跟大山和人最親近的花,在三峽的大山里,開得最歡實的就是這種山茶花,一點也不嬌氣,漫山遍野的,活潑潑的。

嘎嘎還時常繡蘭花。嘎嘎姓許,名蘭芳,她繡的蘭花亭亭玉立的,開在一叢青翠的葉片里,就像時時發(fā)著幽香。嘎嘎把山茶花、蘭花、梅花還有迎春花繡在了娃娃穿的鞋面上,娃娃一邁步,那些花兒就隨著綻開了,娃娃走到哪兒,哪兒就有了花。

我和妹妹從小都穿著嘎嘎做的繡花鞋,一年換一雙,每當(dāng)穿了新鞋,我們都會興奮地伸出腳尖比來比去,看誰的好看。比到最后,發(fā)現(xiàn)難以比出高下,哪雙都好看。

晚上睡覺脫了繡花鞋,舍不得往床下放,怕被別人踩了鞋上的花。那怎么辦?只好深深地藏進床底下,第二天一早起來找不見鞋,過一陣才想起來是自己藏在床下了,趕緊趴著往床下掏,費了好些勁才掏出來呢。

嘎嘎不愛吃餃子

那時,跟隨嘎嘎度日的二舅、幺舅都尚在高中初中念書,還沒能掙錢來供養(yǎng)母親。但他們會到長江邊去挑水,為嘎嘎省了買水的錢。那時水很金貴,巴東縣城里沒有自來水,要從江里挑水飲用。家里沒有勞力的,便去找那專門挑水賣的,兩角錢一擔(dān)。

嘎嘎木樓里放著一口半人高的瓦缸,可以裝三擔(dān)半的水,都是二舅和幺舅挑回來的,沒有花錢買過。

挑水得從木樓旁的高家碼頭下到江邊,長長的石階,峽江人稱“礓?子”,由一塊一塊大石頭砌墊而成,也不知過了多少年,經(jīng)過了多少人的踩踏,磨得光滑锃亮,能照出人影。每隔些年,就會有石匠在礓?子上打出一些棱印,是為了防滑。挑水的人江邊摁下木桶,裝滿水,然后挑著水桶走過江灘,踩著礓?子一級一級往上爬,桶里的水濺到礓?子上,巷子里早晚都是濕漉漉的。我常見二舅或幺舅擔(dān)著木桶,一晃一晃地下到江邊,過一陣又見他們挑著兩桶渾黃的江水,喘著粗氣一步步順著礓?子走上來。

挑來的水倒進瓦缸,嘎嘎會拿一塊晶瑩的明礬在里面攪,我問攪什么呢,嘎嘎說攪了明礬,水就會變清的。果然不一會兒,從缸里舀出水來,杯子里清亮亮的,一點雜質(zhì)都沒有了。

家里有兩個人讀書,日子很節(jié)儉。嘎嘎從不亂花一分錢,但嘎嘎家里的飯菜卻是天下最好吃的。木樓的板壁根下,有一長溜大大小小的壇子,嘎嘎會做各種各樣的腌菜:泡酸蘿卜、糟姜、豆豉、香椿干菜等等。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嘎嘎做的扣肉亮晶晶的,入口就化了,只剩滿嘴的香甜,平時常吃的菜還有豆腐干,和著芹菜炒出黃綠相間的一大盤,是誘人的美味。

要說巴東的豆腐香干,川江上遠(yuǎn)近聞名,是用多年的老汁鹵制而成的,外地人到了巴東,都會買上幾筒豆干。豆干一筒有十塊,用粽葉子捆扎著。嘎公家從前就開豆腐店,做的香干從模子里倒出來,每塊香干都會扣著一個“葉”字。但嘎公在戰(zhàn)爭中下落不明,傳了幾代人的小店沒落,再也沒有開起來了。

峽江人愛吃香豆干,還愛吃“懶豆腐”,嘎嘎也會隔三岔五地推懶豆腐,木樓的灶屋里有一架石磨,嘎嘎把泡漲的黃豆喂進磨眼,一手抓著石磨的木把轉(zhuǎn)動,黃豆就被磨成了泛著沫子的白漿。磨好的豆?jié){不去渣,倒進大鍋煮,快熟的時候撒上一把切碎的蘿卜纓子,放些許鹽,“懶豆腐”就做好了。這種吃法在鄂西大山里又有被叫作“合渣”的,意思就是連漿帶渣一起煮?!皯卸垢背缘木褪且粋€簡單,但人們都愛吃,愛它一股清香,連湯帶水,還有些嚼頭,是下飯的好菜。嘎嘎煮的“懶豆腐”,讓娃娃們吃得飽飽的。

木樓灶屋里的那架石磨很少閑著,嘎嘎會的手藝還很多,她用磨子推黃豆,推米漿、苞谷漿,一邊推一邊哼著:“推磨,壓磨,推個粑粑甜不過。你一個,她一個,娃娃吃了笑呵呵。”

嘎嘎轉(zhuǎn)著石磨,我就和妹妹面對面坐著,手掌對手掌,跟著嘎嘎說唱推磨的歌謠,嘎嘎還教我們說:

      鴉鵲子,尾巴長

蟲兒飛,嫁姑娘

姑娘矮,嫁螃蟹

螃蟹臭,嫁綠豆

綠豆香,嫁生姜

生姜辣,嫁枇杷

枇杷薄,嫁牛角

牛角尖,伸上天

天又高,找把刀,

刀又快,好切菜

菜油清,好點燈,

燈又亮,好算賬

兩個娃娃算到大天亮

嘎嘎說,你看看,不好好學(xué)習(xí)就算不了賬,一算就算到了大天亮。

是啊,如果那樣算賬,娃娃還睡不睡覺呀?看來是得好好學(xué)習(xí),做好功課喲。我和妹妹私下里討論。

一早起來,就會聞到粑粑香,嘎嘎蒸的是桐子葉苞谷粑粑,灶屋里滿是蒸氣,就跟木樓外的陽光一樣,灑得滿地都是,說明時間不早了,快快起床啊。

峽江人吃大米、苞谷、紅薯、洋芋,面食吃得不多,但我的父親,也就是嘎嘎的女婿,是山東人,他大老遠(yuǎn)地從北方到了巴東,有時候忙完了公事,來到嘎嘎的木樓里,嘎嘎就為他做北方人愛吃的面食。嘎嘎特為他上街買回鮮肉,細(xì)細(xì)地剁成肉餡,拌上小蔥,滴幾滴香油。我父親很樂意幫嘎嘎?lián){餃子皮,他一手摁著搟面杖,一手轉(zhuǎn)動面皮,眨眼就搟出一張。嘎嘎夸贊他搟得薄搟得快,我媽聽了很高興。

嘎嘎包的餃子像小巧的元寶,兩頭翹著,煮好盛在白凈的瓷碗里。我和妹妹看啊看啊,都不舍得吃。嘎嘎說,快吃啊,再不吃就涼了。我嘬著嘴咬上一小口,一股鮮美的餃子汁就淌進了嘴里,真好吃。

等吃完了碗里的餃子,站起來再往鍋里看,嘎嘎連忙走過來幫我又盛上兩個。但是嘎嘎碗里卻是一碗苞谷飯,上面澆著懶豆腐。我奇怪地問:“嘎嘎,餃子這么好吃,你為什么不吃餃子?”

妹妹在一旁搶著說:“嘎嘎說了,她不愛吃餃子,就愛吃苞谷飯?!?/p>

我父親說:“我才愛吃苞谷飯,特別是配上嘎嘎做的懶豆腐?!彼炎约和肜锏娘溩尤紦艿礁赂峦肜铮赂麻W到一邊,把碗藏到了身后。

我和妹妹看得熱鬧,但還是想不通,嘎嘎為什么就不愛吃餃子呢?

小椅子

在嘎嘎的木樓里,獨自一人玩得無趣了,便會去找隔壁的表姐表哥一起玩。他們比我膽大,帶著我到大江邊上去玩沙子。我爸媽工作忙,在我印象中,他們很少回木樓,但只要一回來就要管著我,不讓我去江邊玩沙。

我媽說的話,我也不在意,照樣跟著表姐他們到江邊去。有一次我媽回來看不見我,到處找,一直找到江邊,見我和一群娃娃在沙堆上滾來爬去,身上的小白裙子弄得一塌糊涂,我媽就急了。她把我拉回家,摁在她腿上就打,她那時很年輕,手上也沒有輕重,打完了才發(fā)現(xiàn)我的腿都被她打青了,她又心疼得掉眼淚,馬上找了紅汞來擦。紅汞是那時常用的一種藥水,遇到跌打損傷時,似乎第一選擇就是擦紅汞,其次是紫藥水?,F(xiàn)在這些都被其他藥物取代了。

我媽抱怨嘎嘎,不該放我到江邊去玩,說娃娃們到那里多危險啊。和善的嘎嘎也不分辯,等我媽走了以后,她摸著我的頭說,衣裳弄臟了不要緊,嘎嘎給你洗啊。我明白嘎嘎還是允許我去江邊玩的,嘎嘎的娘家一家子都是川江上的船工,嘎嘎也喜歡水。但我有些怕我媽的巴掌,自此江邊就去得少了。

娃娃們的游戲總是要做的,除了到江邊玩沙,在屋里便是和表姐、妹妹一起“辦家家”。有一張木頭的小靠椅,是我專用的小椅子,也沒有漆過油漆,椅子的木紋都已磨得光滑,做作業(yè)、洗腳都坐著它,辦家家時它便是我的小家。

我把一個木盒子里的珍藏物小心翼翼地拿出來,擺在椅子上。那是一套紅色的小碗、兩個粉紅的蝴蝶結(jié),還有幾顆色彩斑斕的玻璃跳棋,最讓我心愛的是一小串珠鏈。這樣一擺放,便像是有了家的模樣。有時候我會把珠鏈佩戴起來,用一根發(fā)卡斜斜地挑在頭上,任它搖晃,然后把嘎嘎的枕巾披在肩膀上當(dāng)作水袖,扮作戲里看過的一個小姐,心里覺得美極了。表姐和妹妹也拿出她們的私家收藏,各有裝扮,但她們沒有我的珠串,頭上就插朵摘來的小花或綠草編成的花環(huán),也都是好看的呢。

嘎嘎系著圍裙,站在一旁看著,總是那樣笑瞇瞇的。

我們既然已是戲里的人物,也必得學(xué)著戲里邊拖聲拖氣地說話,長長地叫一聲“丫環(huán),出門去吧”,便離開我們的小家,舞動著水袖圍著椅子轉(zhuǎn)悠,或邊唱邊說,一路會編出許多的故事,比方走著走著遇到了風(fēng)雨,得找個地方躲避一時,那小靠椅便成了路邊一處宅院,走進去自然又會遇到許多意外……又或者,那小姐多半都會拋一回繡球,那小椅子便又成了繡樓……說到底,那把椅子的作用絕不比京戲《三岔口》里的那張桌子小,可惜當(dāng)時所編的故事都已忘卻了,否則說不定會是很好的話本呢。

上學(xué)之后,常發(fā)動同學(xué)玩的游戲也由小時的“辦家家”演變而來,那時的功課沒那么緊張,放了學(xué)便可以盡情地玩。

辦家家的小玩意兒一直沒舍得丟,同我讀過的課本放在一起,直到我插隊去了農(nóng)村。可惜后來我媽搬了好幾次家,搬著搬著,就不知將那些東西搬到何處去了。所幸那把小木椅如今還在,它與我的一些書稿相伴,在一間安靜的屋子里,我不時從它旁邊經(jīng)過,有時會伸手摸一摸椅背。它不吱聲,卻帶著我兒時的樂趣,穩(wěn)穩(wěn)地守候著我。

我知道,如今的市面上,為孩子們準(zhǔn)備的玩意兒實在是令人眼花繚亂,相比之下,我們小時候的玩具有些寒酸。但那些我心愛的小碗、小珠子,帶給我的歡樂一點也不亞于今天這些豪華的玩具。游戲的開心在于啟人心智,小椅子它做到了。

笑羅漢

嘎嘎每天早晨起得好早,天剛蒙蒙亮,娃娃還在夢中,嘎嘎就下床了。臨街的大門咯吱一響,嘎嘎端盆清水出了大門,先往小街上灑一些清水,然后拿起門后的竹掃帚開始掃街,從自家門前掃到左鄰右舍門口,再掃到人們常走的礓?子上。灑了清水的街面,即使使再大的勁,掃帚也不會揚起灰塵。

嘎嘎掃完街回到木樓,就燒火蒸粑粑,在蒸籠冒著氣的時候,拿塊白抹布把木樓里的擺設(shè)還有桌椅板凳都擦得亮晃晃的。案上擺了一尊瓷制的彌勒佛笑羅漢,大肚皮上還趴著兩個小娃娃,時刻都是笑呵呵的。嘎嘎說,笑羅漢大肚能容,容世上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要是做人都學(xué)這笑羅漢幾多好,莫作惡,多做善事。嘎嘎想起一個小玉龍的故事,就說給娃娃聽。

巫山那邊不光有神女,就在那又高又陡的錯開峽上,還有大禹點化的鎖龍柱。

從前啊,東海龍王的小兒子玉龍身如白練,呼風(fēng)喚雨的本領(lǐng)十分高強,他不愿意受到管束,獨自來到三峽巫山來居住。他經(jīng)常掀起風(fēng)浪,讓江上的船只無法行走,還時?;癁槿诵?,騷擾附近的百姓。

有一次他來到峽江邊一戶人家,看見房前屋后的大柚子和橘子,就胡亂摘了往嘴里塞,等到這戶人家的老爹爹出來一看,穿白衣的玉龍居然惡作劇地把橘子樹也給拔了。老爹爹罵了他兩句,生性頑劣的玉龍惡性大發(fā),就地一滾現(xiàn)了原形,一頭向前躥去,把面前的大山劈成了兩半。那變成兩半的大山就是如今的錯開峽。

小玉龍這下越發(fā)來勁了,他使出全身的招數(shù)想把巫山變成大海,好讓自己在這里更加為所欲為地興風(fēng)作浪。他招來了天上的烏云和瓢潑大雨,招來了狂風(fēng)閃電,把峽谷里的大樹都吹倒了,把江上的船都吹翻了,房屋也被惡浪沖垮了,到處都能聽到呼兒喚女的慘叫。人們都在呼喊,老天爺,快來救救我們吧!

這呼喊聲傳到了一心為民治水的大禹耳里。上古時候,夏禹王曾鑿石開山,疏河引水,歷時八載,三過家門而不入,巫山神女被大禹所感動,派來土星變成力大無比的黃牛,幫助大禹挑開重重高山,讓滔滔江水一瀉萬里,黃牛也從此留在了三峽。古歌:“朝見黃牛,暮見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 這時,大禹又聽到民眾的呼喚,立刻提起寶劍從他母親居住的菏澤趕到巫山,揮劍劈浪,平風(fēng)息波。小玉龍一看是治水的大禹來了,并不服氣,心想我是東海龍王的兒子,你不過就是一個凡人,能奈我何?  

沒想到大禹翻身騎到了小玉龍的背上,一手持劍一手抓住龍角,小玉龍心中生恨,沖上云霄,大禹卻絲毫也不松手,任他在半空中撲打翻滾。但小玉龍手段高強,硬是把大禹掀翻在地,并且張開大口要吞了他。

大禹這時沒有害怕,他舉起寶劍刺向小玉龍的眼睛,又將神女贈的天書拍在小玉龍頭上,小玉龍護住雙眼,不得不乖乖低下了頭,降落到巫山錯開峽。大禹將他拴在了鎖龍柱上,告誡他若是再興風(fēng)作浪,定斬不饒,若是為民造福,將會免他刑罰,放他回到東海。

小玉龍聽從了大禹的勸誡,甘愿守在鎖龍柱下,守望巫山,從此再不作惡。

嘎嘎心存慈悲,說,浪子回頭金不換,要讓犯錯的人也有條活路。

聽著嘎嘎講的故事,穿著嘎嘎做的繡花鞋,我和妹妹漸漸長大了。我媽給我買了白球鞋,白球鞋不經(jīng)穿,一玩沙就臟了,我媽讓我和妹妹自己學(xué)著刷洗。

嘎嘎木樓上另有一扇窗戶朝著藥鋪的屋頂,窗扇可以用木棍支起來,看窗外一大片青瓦,上面擺放著圓桌一般大的簸箕,小學(xué)徒切好的藥片就在那里曝曬著。不時有麻雀飛來飛去,但它們不去啄那些藥片,或許它們也知道藥片是苦的吧。

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就將洗刷過的白球鞋曬在瓦上,白鞋,青瓦,看去十分清爽。那繡花鞋卻沒舍得洗,擔(dān)心會洗掉紅紅的花瓣。

【葉梅,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長,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特邀觀察員。近年作品有長篇人物傳記《夢西廂——王實甫傳》,長篇報告文學(xué)《大對撞》(《粲然》),小說集 《玫瑰莊園的七個夜晚》,生態(tài)散文集《福道》《江河之間》,文學(xué)評論集《后海拾珠》,兒童文學(xué)長篇小說《北斗牽著我的手》等。有多部作品獲獎或翻譯成英、法、日、韓、蒙古、阿拉伯、印地語、保加利亞、俄羅斯等文字?!?/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