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莫礪鋒:故人生死各千秋——《師友記》自序
來源:中華讀書報 | 莫礪鋒  2025年04月18日17:11

人生在世,除了家人外,最親密的人首推師友。唐人柳宗元說得好:“不師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可見師友實即良師益友,不良無益之人是稱不上師友的。我在30歲之前雖然命途多舛,但也曾有幾位師友,在我的回憶錄《浮生瑣憶》中有所記錄?!陡∩崙洝吠旮逵?002年,但其記敘的內容終止于1979年9月15日。那天我離開合肥的安徽大學,到南京大學來讀研。《浮生瑣憶》的最后一節(jié)說:“下午三時許,火車駛過南京長江大橋?!以诨疖嚨穆÷÷曋锌谡家唤^:‘霏霏江雨散輕絲,帆影依稀客亂思。負笈寧辭千里遠?求師已覺十年遲。’我的生命旅程就這樣平平淡淡地走過了三十年,往事如煙,不堪回首。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上又將有什么樣的命運在等著我呢?”但事實說明當時我是多慮了。那天傍晚我住進南大的宿舍,便認識了同門的師兄徐有富與師弟張三夕,他們成為我新的益友。三天以后,我便見到了導師程千帆先生,從此擁有一位舉世難得的經(jīng)師兼人師。從這個意義上說,考進南大來讀研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由否轉泰的命運轉機。真該感謝安徽大學外語系七七級7班的同學們,要不是他們百般慫恿,我怎會才讀到本科二年級上學期就貿然提前考研!也該感謝南大外語系的老師,要不是他們在研究生招生考試的科目中設有“第二外語”一門,我怎會被迫把報考志愿從英美語言文學突然改成中國古代文學,從而考入素昧生平的程先生門下!

1980年,與最初的師友在南京棲霞山,左起:徐有富、張三夕、程千帆師、莫礪鋒

進入南大以后,我的良師益友日漸增多。1982年我開始在程先生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程先生覺得我基礎太差需要“惡補”,便聘請周勛初、郭維森、吳新雷三位先生擔任副導師,與他一起對我進行日常指導。1984年我進行博士論文答辯,程先生邀請蕭滌非、林庚、王起、朱東潤、孫望、金啟華、顧易生等先生為我評閱論文,又請錢仲聯(lián)、唐圭璋、徐中玉、舒蕪、霍松林、傅璇琮、管雄等先生擔任答辯委員。這些以前僅從書本上知其姓名的著名學者便都成為我的老師。1985年,我跟隨程先生到成都參加四川大學主辦的宋代文學研討會。1986年,我又跟隨程先生到洛陽參加河南大學主辦的唐代文學研討會。于是我結識了從事唐宋文學研究的許多學界同仁,其中既有誼屬前輩的老師,也有年齡相仿的朋友。再往后我開始獨自參加學術活動,結識的良師益友越來越多。我間或以師友為對象寫些零星篇章,年來積稿漸多,正好人民文學出版社前來約稿,便編成這本《師友記》。

2018年,與周勛初先生在南大慶祝周先生九十壽辰大會上

2002年,與錢仲聯(lián)先生在蘇州大學

1986年,與程千帆師在洛陽王城公園

除了上述師友之外,我還有一個人數(shù)較多的朋友群,那便是我的學生。程先生曾引述黃季剛先生語云:“學業(yè)既成,師弟即是朋友?!贝嗽捠菑睦蠋煹牧鰜碚f的。我在南大從教40年,也有不少學業(yè)既成的弟子,他們已成為我的朋友。于是我編《師友記》時,里面也收進若干與弟子有關的文字。比如崔南圭是我指導的韓國博士生,他有整整一年在蘇州大學擔任一門韓語課,每周到南大來聽兩到三天的課,搭乘火車奔波于蘇州與南京兩地之間,風霜雨雪,從未間斷。有一次火車晚點,他冒著大雪奔進教室,頭發(fā)眉毛都沾滿雪花,我頓時想起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不由得為這位異國學子的好學精神而感動。我平生從不為弟子的博士論文寫序,但崔生的求學及撰寫論文的過程都比較特殊,我有義務向讀者進行介紹,于是破例為其博論《杜詩的音樂世界》撰序,此序也被編進本書。

2002年,與韓國學生在首爾,左二為崔南圭

本書共收文章50篇,分成四輯。第一輯收文17篇,第二輯收文15篇,文中所懷之人皆為已經(jīng)逝世的師友,因篇數(shù)較多而分成兩輯。第一輯所寫者皆為南大老師,第二輯所寫者則為校外的師長,以及英年早逝的友人,例如吳建輝原是我指導的碩士生,但她40出頭便染病不治,我遂視作亡友。當我編這兩輯時,柳宗元的“懷人淚空垂”之句常常閃現(xiàn)心頭。第三輯收文8篇,第四輯收文10篇,文中所及之人或師或友,皆尚健在。兩輯的區(qū)別在于第三輯側重記敘文字,第四輯則為序言、書評。這兩輯所及人物中最年長的是張文勛先生,他是程先生生前的好友,是一位年近百歲的矍鑠老者。最年幼的人物則推全書末尾的兩篇序文所及的南大中文系本科生。《凝眸》是中文系學生刊物,2005年我正任系主任,主編該刊的同學向我索序,我當然義不容辭?!秾W文》是2006年中文系二年級同學課程作業(yè)的結集,任課教師向我索序,我作為“學科帶頭人”,同樣義不容辭。兩文所及的學生早已畢業(yè),他們都已成為我的朋友??傆[全書,其中所寫的人物無論是存是亡,是長是少,都令我永世難忘。對我來說,由于生命中有了這些良師益友,世界更值得留戀,人生更值得回憶。

如今是“讀圖時代”,在這本懷人之作中插入若干照片,乃是題中應有之義。出版社與我的意見不謀而合,責編且慨允每文皆可插圖,我便多方搜求師友照片插于書中。將來讀者開卷見圖,或可稍補拙筆之不足。

(莫礪鋒著《師友記》,人民文學出版社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