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安徽文學》2025年第1期|張建新:最好的地方(組詩)
來源:《安徽文學》2025年第1期 | 張建新  2025年04月28日11:00

不一樣

不一樣的靈魂讓人喜悅

比如玫瑰和它的刺

在我看來是兩個不同的事物

玫瑰和刺互為反對者

讓花朵真實和豐盈起來

每天都在重復同樣的事

你說枯燥啊厭倦啊

但總會有細微的差別

正是這些差別讓這一天存在

晚上扔垃圾時碰到一個老人

她沖我點點頭說送垃圾啊

我不認識她,但我被她的話震撼

她沒有說扔垃圾而是說送垃圾

這讓我重新審視垃圾這個詞

它們不走在我們的路上

縣城又在修路

鐵皮攔住了路的一半

本應在另一半路上的

行人和車輛被驅趕到這邊

暮春的晨風仍有些微涼

但陽光已有初夏的熱烈

騎電瓶車的女人將臉裹在

頭巾里,在車輛間穿插

但看不清她們的表情

生活在縣城的人都知道

這里不會有什么變化

除了每年翻修翻修道路

還有什么可以去干呢

湖里的荷葉將很快蓋住湖面

它們在另一種秩序里

它們不走在我們的路上

在孔城老街

與老屋合影,等于把自己放入

對舊時歲月美好的想象里

而墻頭垂下的新藤又讓這段歲月

變得迷離不清,陷入恍惚

在青石板街道上走著走著

人就越來越少,腳步也越來越慢

坐在桐鄉(xiāng)書院石凳上小憩時

涼意爬遍全身,這里已無人居住

但桂花堅持為來訪者誦讀殘余香氣

因老街不長,東宏喊我走慢一些

其實走得快或慢什么都影響不了

我們永遠都活在不斷的失去里

當我們忙于辨別歷史真相

老街上空湛藍如鏡,閑云不動

在古代和現(xiàn)代之間,在瞬間和永恒

之間,我拍了張照片發(fā)給

曾在這里生活過的詩人陳先發(fā)

想起他那句:“我不需要什么頓悟。

我只舉步來到了另一側?!?/p>

焦慮時去野外

在初冬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去拜訪荒野,它隱秘的呼喚

令你不由自主將自己獻給它

野草適時枯黃,河流亮出肋骨

你躺在它們之間,傾聽

微風輕輕摩挲時間的聲音

泥土的腥味和干草的香味

圍住你,讓你慢慢感到完整

失去的東西正在陸續(xù)歸來

凡塵瑣事自動紛紛歸列

有些屬于馬泡瓜,有些屬于

水燭香蒲,不再委身于你

一切突然就這么明晰起來

你終于認識到本來就

一無所有,何談悵然若失

最好的地方

我曾寫過永固村

現(xiàn)在會經常寫一寫龍湖

每個人總要

有一個地方安放自己

那個地方不能太遠

也不能太近

在那里,走過的路

可以反復走不會厭倦

見過的人會經常見到

可以微笑,打個招呼

也可以視而不見擦身而過

柳樹一直站在原地

湖水有時深有時淺

安安靜靜,不慌不忙

湖邊椅子上偶爾有人坐坐

大多數(shù)時間都空著

落著樹葉和鳥屎

最好的地方都是這樣

沒有更多的東西可供索取

沒有更多東西可以失去

在水磨灣的一個下午

茶里有流水的私語和

群山的寂靜,在水磨灣

溪間散亂的巨石上

我們將一個下午的時光攤開

胸口塊壘和亂絮被掏出來

那些重的埋進岸邊細砂

輕的交給空中云朵讓風帶走

掬水洗面的人從水中

重新看到自己,石上靜坐的人

想以石為舟,穿越永恒

石縫間野草已開花、結果

不被我們所認識,它們

厭倦了被指證的命運

而被幾塊巨石圈住的溪水間

仍有幼小魚苗在左右奔突

我看到一只小小石蟹

伸手抓住,它卻迅速掙脫

在一覽無余的水里倏忽不見

這多像稍后降臨的暮色中

山水再也找不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