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大象重返平原》:“愛”的悖論
來源:《科幻立方》 | 周志強  2025年04月07日09:41

范俊呈的短篇小說《大象重返平原》用一則老套的“機器人覺醒并反抗人類”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對人類社會進步神話或人類意志異化進行反思的故事。

當人類制造的強大的ER-5型號機器象突然具有了生命意識,并在自動算法系統(tǒng)中喚醒了幾千年前作為戰(zhàn)爭手段的真實的大象族群及其戰(zhàn)斗經(jīng)驗,產(chǎn)生出自身“飽受人類摧殘”的意識,于是開啟了瘋狂的報復行動。它們摧毀城市、屠殺生命,以機器的冷漠展示對大象這一物種的認同激情。故事中,一位青年作家尋找到了懂得大象秘密的“馭象師”。這位老人以充滿溫情的手來安撫機器象。于是,“ER-5”喚醒了大象與人類之間的情感回憶:“曾經(jīng)與馭象人相濡以沫,它對這雙手太熟悉了,而這樣的撫摸對它來說暌違已久了?!弊髡邔懙溃骸巴V挂粓鰬?zhàn)爭,遠比發(fā)起一場戰(zhàn)爭需要更大勇氣。原來,人類‘愛’這個世界,遠比征用這個世界更艱難!”

小說在講述機器象喚醒大象物種的生命意識的時候,用了非常親切的“你”作為敘事人稱,這種寫法讓讀者仿佛親歷了大象在戰(zhàn)火中不斷面臨絕境的過程——作者在努力喚醒讀者對一臺智能非生物體的“感覺”,這正是這部小說構思創(chuàng)意的核心所在;而作者讓一位青年作家尋找拯救人類的機會,仿佛也預示著對當前人文主義危機的寓言。

這篇小說雖短,卻寫出了“愛”的悖論:人類愛這個世界和人類愛人類的世界。作者把未來的人工智能和古代的戰(zhàn)爭大象勾連在一起,一方面,暗示人類的技術神話讓他們已經(jīng)忘記了自己也是地球的“生物”,只有破除人類中心主義的意識,才是人類未來技術進步的基礎;另一方面,作者又賦予人類的“愛”一種超越生物性的意義:也許我們不知道地球和人類的未來,卻知道今天的人類命運,取決于我們是否還能重構一種溫馨相待的“愛”。

然而,吊詭的是,人類不正是用馭象師的這種“愛”來征用大象的嗎?不正是這種愛撫,才讓大象在人類戰(zhàn)爭中欲火焚身的嗎?或者,這才是這部小說言短意長的韻味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