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文學》2025年第1期|時國金:月牙塘散記
若問圩鄉(xiāng)什么季節(jié)的月亮最美,當然是秋天,特別是九月初三的弦月,最惹人生憐。夕陽剛剛碎成一片天,沉下西山,驀然就發(fā)現(xiàn)一鉤新月,緊隨而至,彎如姑娘的修眉,羞澀地俯視大地。此時,夜幕還沒有完全合上,村頭的樹影在微風中婆娑曼舞,水邊的蘆葦搖曳著纖細的身軀,遠山連綿遠去。沒等你仔細欣賞,它就悄然躲去,丟下幾顆星星,朝你眨著眼,仿佛是在嗤笑你:去追呀!
我們曾一次次猜想它到底去了哪兒,總是不得而知,但村口的那口塘,好像是它的一個影子。因為大人們管它叫月牙塘,清澈、明亮,像極了一彎天上的新月。
月牙塘在村莊南邊。回到老家,駐足休憩。岸邊,柳絲垂水,桂花飄香。近處菖蒲碧劍,蘆葦生翠。一枝枝豐盈的荷花亭亭玉立,濕地水潺潺,候鳥鳴啾啾。一村繁榮倒映其中,遠眺,南山蒼茫,與青紗淡抹的云、湛藍純凈的天融為一體。水清天藍,清新如詩,構成一幅優(yōu)美的生態(tài)畫卷。
在一個烏風黑暴的夏日,我獨自背著書包快走到村口時,遠遠看見有一柱黑色的烏云,宛如巨龍從天空厚厚的云層中盤旋而下,伸進月牙塘的水里,靈動而圓潤,水天相連。這一奇觀照片一樣印在我的腦海中,至今回想起來依然清晰,也讓我更加眷念這一灣池塘。
其實,月牙塘和村莊后面的烏龜稍都有人為的痕跡,一前一后,各自承擔著“前朱雀,后玄武”的角色。月牙塘在南,長腰腰,形如初秋的一彎弦月,比烏龜稍多一個功能,在鄉(xiāng)村自來水沒通的年代,是村莊飲用水的水源地。不像烏龜稍,溝岸畔有家家戶戶的茅廁、豬籠屋等,大小船只出出進進,裝人卸貨直通水路大溝——長池。月牙塘前只有各式各樣的水跳板,清清爽爽,且一律禁止洗刷糞桶等污穢之物,違者會遭人呵斥。聽二叔說,過去規(guī)矩更重,月牙塘是禁塘,連撈塘泥等農(nóng)事活動都不被允許。后來我在《家譜》中果然找到相關記載,其一議曰:“村前明塘,永禁泥料……倘有異姓強取者稟官嚴治,本姓者通公議罰,錢一兩,酒二席,斷不姑寬?!倍逭f,月牙塘有一年清塘,光烏龜就捉了幾桶。原來,村子一直堅守著規(guī)則,連魚都不準捕,自覺構建了一個循環(huán)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如此,月牙塘一年到頭干干凈凈。村民就在這兒取飲用水、淘米、汰衣服。
當然,我們小時候是可以在塘里游泳、打水仗的。割草回來,肯定要到塘中泡一下,讓它幫我們平復疲勞;父母睡午覺,我們自然結伴偷偷去劃水,大家在這里比賽扎猛子、踩水、跳水……整個夏天,它都是我們的快樂之源。
塘的南岸有一叢蘆葦,夏天葳蕤的葦叢下常常棲息著一些雜魚,有人悄悄放下鱖魚籠子。一次,我們游到蘆葦叢處,發(fā)現(xiàn)了一只不知什么人偷放的籠子,大家把籠子抬起,還真有一條鱖魚。小年眼疾手快就摸了進去。哪知鱖魚有鰭刺,毒性大,他也是沒經(jīng)驗,被魚鰭扎了虎口,一只手很快腫得像成熟的桃子,疼得直蹦直跳,連褲子都沒來得及穿就跑回了家。我們遠遠地聽著他在家大吼大叫,嚇得一直不敢進村子。有人嚇唬說:“你們把小年的手弄殘了,小年的奶奶正四處尋你們算賬呢!”
記得那天,我赤膊靠在樹蔭下,望著水面被風劃出的一道道波痕,呆呆地想著如何讓它恢復水平如鏡……不知不覺,大家都迷迷糊糊睡著了。
太陽偏西,小年居然甩著兩只手朝我們走來。我端著他漸漸消腫的手問:“不是說你的手廢了嗎?”他用手一揩流下來的鼻涕,笑著說:“我奶奶叫我撒了一泡尿,在手上揉了一會兒,睡一覺,醒來就不疼了。哈哈,真是金尿!”
大家都笑起來,隨即高高興興地到塘邊幫他找褲子。
月牙塘的東梢頭與夏家塘相連,有一條寬寬的壩埂相隔,壩埂兩側栽著圩鄉(xiāng)常見的老楊樹。夏天,生產(chǎn)隊里的兩頭老牛喜歡在塘邊的楊樹下待著,引來一群牛虻。老牛走后,塘邊的水里便漂浮著一群群的餐魚。我們常在這兒釣餐魚玩兒。
夏天的傍晚,壩埂是乘涼的好去處。太陽還沒落山,有人就拎一桶水,把壩澆濕,各家各戶的竹床在兩側一字排開。入夜,溝岸邊螢火蟲一閃一閃,芭蕉扇啪嗒啪嗒,躺在竹床上看著滿天的繁星,常隨著老人們的故事,想象著遙遠的星河里到底住了哪些神仙。夜深人靜,壩埂上就會傳出一片鼾聲。
一次,母親突然聽到竹床下有呼啦啦的聲響,借著星光發(fā)現(xiàn)一只老鱉從夏家塘正翻壩埂往月牙塘爬。也許這只老鱉覺得月牙塘環(huán)境更好,抵不住誘惑,三更半夜選擇“跳槽”。
村里的老人們還常常提起我三虛歲時在塘邊“救人”的事。一天,我和我的同齡玩伴福林一道在水邊玩耍,不知什么原因他掉進塘里。當時,我們處于走不穩(wěn)也說不清楚的階段。我急得連滾帶爬向大路走去,恰巧章川爺爺從這兒路過,我就拽著他的褲腳大哭。他俯下身子問:“小家伙兒,拽我干什么?”我又是一番咿咿呀呀,拽著他往溝邊走。那天,章川爺爺也是好心情,就耐著性子跟著我來到塘邊。他順著我的手指看見水下有一紅色的小兜兜,再定睛一瞧,原來是一個小人。他趕緊跳進水里把小福林撈了上來。章川爺爺視力有點兒差,此事發(fā)生后,大家戲稱他“火眼金睛”。其實,人生的拐點也就在剎那間,就像夏天的天氣,風暴雨晴的轉換,也在不經(jīng)意的片刻。這也是我們應該珍愛生命、珍惜當下最充足的理由。同樣,對于這一汪碧水,我們也更有充分的理由去呵護它?!叭说拿}在水”,圩鄉(xiāng)的靈氣也在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村莊的靈魂就在這一池清澈的月牙塘水。
上班的第二年,我們學校積極籌備參加第一屆全鄉(xiāng)小學生運動會。校長任命我為總領隊。我和幾個青年教師一道,一個班一個班地層層選拔運動員,每天清晨帶著這幾十位參賽學生在月牙塘邊的垾子里跑步,增強體能。圩鄉(xiāng)的清晨,露水濃濃的,巴掌大的棉花葉子上,翠綠的稻禾上,清瑩瑩,鋪天蓋地,閃耀著亮晶晶的光芒。偶爾抬頭,弦月還懸掛在西邊的天空,仿佛天穹上的一只眼睛,遠遠地洞察著這塊土地。腳下的路就是月牙塘的塘埂,雖坎坷不平,卻貼地生長著一層密密的芭茅草,綠茵一片,草尖上也頂著一顆顆露水,朝霞一映,像一粒粒珍珠閃爍著亮光。這就是我們晨練的跑道。埂下的另一邊就是月牙塘,水中飄蕩著閃著金邊的白云,一片片,一眼萬丈,深邃卻又如棉朵般溫暖。我們在這樣的跑道上高高低低地跑,十分興奮。有時,“一、二、三、四”,整齊而有節(jié)奏的口令響徹田野,惹得整齊列隊在電線上的麻雀撲棱棱亂飛。鞋子沾濕了,也沒有一個學生叫苦叫累。
那屆運動會上,我們一炮打響,在全鄉(xiāng)獲得了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月牙塘便成了我心中的福地。
然而,曾幾何時,圩鄉(xiāng)傳統(tǒng)的生態(tài)循環(huán)生產(chǎn)模式,在工業(yè)化進程中逐漸潰破。大量化肥農(nóng)藥的使用、高密度的水產(chǎn)養(yǎng)殖如蝗蟲般襲來。勞作模式的改變,致使溝渠淤泥長期得不到清理。道路建設造成圩內(nèi)路通水斷,水系不暢。水鄉(xiāng)的水發(fā)生了質的變化,自凈能力越來越弱。終于,曾經(jīng)的“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船行水上碧波蕩漾,水草之間魚蝦嬉戲,成了遙遠的故事。圩鄉(xiāng)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環(huán)境危機,濁水盈渠,臭氣熏天,守著一圩水卻無水可用,暴露出嚴重的水質性缺水,生活在圩內(nèi)的居民出現(xiàn)一些過去從沒見過的疾病。月牙塘的水出現(xiàn)混濁之態(tài),仿佛人至暮年呆濁的目光。
斜月懸掛西山,雖歷經(jīng)千年萬年,應該還是一如初映月牙塘時的模樣,明亮靜潔。時光荏苒,代代相傳,這里生活的一代又一代的先輩,他們都沒有讓可愛的月牙塘留下一絲污濁。如今,我們同樣沐浴著這明亮的月光,面對的卻是不一樣的水情。
“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人們意識到水環(huán)境治理刻不容緩,加快推進生態(tài)保護修復,成為共識。說干就干,圍繞“打造圩鄉(xiāng)生態(tài)濕地”的目標,清淤、暢渠、截污、休漁、種草,綜合發(fā)力,工程類措施、生態(tài)類措施一并實施。一百多條溝渠上改壩為橋,暢通了水路,呈現(xiàn)出一派小橋流水人家般的江南水鄉(xiāng)風光。上游管家渡建起進水閘,外河清澈的江水猶如長龍穿過那宏闊的涵閘,澎湃而入,由一股源頭活水分溢成涓涓細流,漫延至每一道溝、每一口塘,像清道夫般更新著原有的水體,緩緩地來到下游的海港角陡門,從這里又以全新的身姿融入滾滾的江流。堤管會也由防汛冬修為主,及時切換到水質綜合管理和水利興修并重,在圩內(nèi)設立水質監(jiān)測點,按照最低警戒水位和最高警戒水位,加強內(nèi)外河水的交換。圩內(nèi)出現(xiàn)了百水暢流、百橋爭輝的景象。在每一個村,以生態(tài)效益最大化的養(yǎng)殖結構調整也得到大力推廣,人們肆意向自然索取的欲望得到一定控制,植草、投螺、低密度的養(yǎng)殖成為水面承包的主導模式。
于是,圩鄉(xiāng)的水質一天天好起來,像一位痊愈的病人逐漸恢復昔日風采。春風輕拂的月夜,蕩舟水面,天上的星星又會跟著你一路閃爍進它那水中的夢鄉(xiāng),波光粼粼的溝渠中不時傳來陣陣蛙鳴,還夾雜些許蘆草的芳香。
我覺得我也應該為月牙塘做一點兒事。于是,在一個春天,柳樹剛吐新芽,桃枝才掛上一縷嫣紅,和煦的春風里,我把在城郊小荷塘種植的幾截蓮種挖了回去。塘水微寒,撐一只小船,穿一件雨褲,把幾節(jié)潔白的蓮種裹上泥,種進塘里。我想讓它來陪伴蘆葦、菖蒲,一道凈化這有些富營養(yǎng)化的塘水。
塘水微漾,心里便有了一份希望在水下安靜地生長。
這一天算是“清塘引水下藕根”,接著便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菡萏發(fā)荷花”“接天蓮葉無窮碧”,直至“冬荷枯殘聽細雨”……我?guī)缀趺堪雮€月就驅車回家看一看,感受它每一個時節(jié)在這月牙塘所書寫出的不同詩篇,每一個時刻都是那么令人神清氣爽。尤其是夏日的荷花,很美,獨占月牙塘每個清晨的生動風韻。一朵荷花,就是一個蓮蓬,三五天就成熟了,暑夏采蓮,便有了“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的詩意。
月牙塘在我心中又呈現(xiàn)出兒時的活力。
夕陽斜照,我佇立月牙塘的溝岸,倒影迷迷散散地在碧水之間。腳步走過的地方必然留下腳印,微風吹過的樹梢一定有樹葉戰(zhàn)栗。半生昂揚地走過許多條道路,去過無數(shù)遠方,只有來到這月牙塘旁邊,才發(fā)現(xiàn)我居然還有如此清晰的倒影。此時,這片倒影就是我靈魂的憩息,她讓我的身心溶入了這汪碧水,一剎那,連我夕陽映照下的身軀都透亮起來。
塘邊傳來青蛙的“呱呱”聲,這聲音仿佛一下子又化作一行白鷺從蘆葦叢間躥飛出去,一只、兩只……漸漸地閃現(xiàn)在遠處,像一個個白點,消失在金色的天邊。
難怪古人看到“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就有了“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心思。此時,我也有了這份塵念。
我執(zhí)念于這一灣月牙塘應該永遠清澈、潔凈,在茫茫的俗世中澄去喧囂的塵埃,锃亮如銅鏡,與月光輝映,同夕陽下裊裊升起的炊煙一樣,始終在村莊前,伴一縷鄉(xiāng)愁縹緲。
我也期望圩鄉(xiāng)如月牙塘一般的煙火塘,都能遍插荷蓮,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