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構(gòu)思精妙 心態(tài)溫暖——讀《歸途旅行團》
來源:雨花(微信公眾號) | 賀紹俊  2025年03月20日09:27

《歸途旅行團》是一篇構(gòu)思精妙卻又令人感覺完全是生活自然呈現(xiàn)的小說。作者王憶顯然懂得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機巧。短篇小說不以故事性見長,也許是一個生活片斷,一個作者捕捉到的情緒,或一個審美意蘊,便成就了一篇短篇小說,因此我把短篇小說視為衡量作家文學(xué)水平的標尺,同時我覺得短篇小說就像是一塊磨刀石,作家們在短篇小說的寫作中能夠不斷磨礪自己的文學(xué)性。

這篇小說的成功就在于王憶敏銳地抓住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斷。這個生活小片斷來自人們使用的手機。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如果不熟悉手機上的操作也會制造麻煩。比如通過微信發(fā)送電子車票,屏幕上只能顯示一張車票的信息,這時需要上下滑動屏幕,才能顯示出另一張票的信息,可是如果我們不熟悉這一操作,就可能會找不到另一張車票的信息,這就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麻煩。我們也許都遇到過類似的麻煩,當摸索到操作方法,麻煩解決了,我們也就不會再去想了。王憶則是一位生活的有心人,這樣的小麻煩點燃了王憶的小說靈感,從而演繹出一篇精彩的小說。小說一開頭就是在手機上找不到另一張票,這讓上了高鐵進了車廂的老郭頭與王艷玲這老兩口慌了手腳,他們一賭氣就不坐高鐵了。接下來的構(gòu)思也很巧妙。正犯愁怎么回家的老兩口,被旁邊的一輛旅游團的車所吸引,這輛車的目的地正是他們的城市,他們經(jīng)不住導(dǎo)游的花言巧語,就報名加入了這個旅游團。因此小說的標題就叫“歸途旅游團”。王憶的敘述很生動,把人物的心理和情緒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了,如一開始老郭頭與王艷玲的慌亂、焦急,老郭頭發(fā)現(xiàn)只有一張票時對王艷玲弟弟的憤懣,以及王艷玲既想為弟弟辯護又覺得自己理短時的尷尬,都是通過人物的言行準確地傳遞出來的。當然還有一點是很可貴的,這就是作者王憶的寫作心態(tài),她是懷著一種體貼和關(guān)愛的心態(tài)去對待小說中的人物的,這使得小說的敘述浸透了一種溫暖的情緒。文學(xué)的感染力往往就是這樣作用到讀者身上的,哪怕一個小小的短篇,不需要說什么理論、發(fā)什么感慨,就因為作家的心態(tài),會讓小說像陽光一樣照亮人們的心田。

短篇小說既然篇幅短,就要求作者剪裁得當,用心專一,一篇小說集中力量解決一個問題就可以了。小說《歸途旅行團》本來是要集中在老郭頭與王艷玲老兩口身上做文章的,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到旅行車上后,又多出了另外三個六七十歲的老人,姐妹倆陪著老大哥出來旅游,而這條線索似乎把小說的用力分散了,然而,王憶將這條三人線索的出現(xiàn)恰到好處地放在協(xié)助講好老郭頭與王艷玲的故事上,這樣就會讓力量成倍地增長。小說有意將這三人作為對比對象出現(xiàn),他們出來旅行充滿了親人間的相互關(guān)愛,一路上他們的孩子還不斷打來電話關(guān)心叮囑,老郭頭聽到后更加對妻弟生氣,王艷玲也更加為難尷尬。有了這一番鋪墊,等到后來弟弟打電話來時,小說就產(chǎn)生了異乎尋常的藝術(sh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