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一位有心有肺、有情有義的“神經(jīng)病”
來源:《北京文學》(精彩閱讀) | 徐剛  2025年01月07日09:26

在《富貴如云》中,劉汀以回憶視角引入了一位極為特殊的人物——富貴哥,從而為“新北京文學”人物畫廊增添了獨一無二的“這一個”。

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發(fā)生在城市鄰里之間的故事,事關陌生人之間饋贈和虧欠的情感關系。作為一個與錢打交道的金融機構業(yè)務經(jīng)理,工作的性質其實已經(jīng)決定了,“我”更接近于一個人們常說的“理性的經(jīng)濟人”。對于經(jīng)常要抓緊時間賺快錢的“我”來說,顯然需要時刻做出一些衡量或算計。而在“富貴哥”這邊,我們不難感受到一種不合時宜的“熱情”,某種古道熱腸的“老北京性格”。他與“我”的相識就源于一次慷慨地出手相助,而此后的頻頻交往,也多與這類熱心幫助息息相關:從“三兩下裝好兒童座椅”,到停車那次,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他“三兩把輪就把車停進了窄窄的空當”。

“富貴哥”身上無疑有著典型的“老北京性格”:局氣、仗義、古道熱腸,卻又多少有些咋咋呼呼。正如他所吹噓的,“你要看病,咱醫(yī)院有人,協(xié)和、301、北大、人民,咱的朋友遍天下。”一陣“犀牛吹上天”的“咋呼”,自然讓人敬而遠之。對“我”來說,一開始所遵循的“非必要不接觸原則”并不令人意外。然而隨著交往的深入,我們也隨主人公一道,逐漸摸清了“富貴哥”的全部特點。從好的方面來說,他局氣有面兒,夠朋友,講義氣。正基于此,對我“被忽悠”之后的“上道”,他表示了由衷的贊賞。然而直到最后我們才知道,他吃虧也吃虧在這個“義”字上。據(jù)他離婚的妻子所說,他就是因為替人擔保,吃了官司,才不得不離婚,凈身出戶的。

當然,從壞的方面來看,在“富貴哥”這里,也有諸如愛吹牛,愛貪小便宜,以及略顯“雞賊”的一面。這多少呈現(xiàn)出“老北京性格”的某些側面來。盡管在“富貴哥”這里,“逗悶子”“扯閑篇”的功夫堪稱一流,“虛虛實實的,能把一件挺沒意思的事兒說的天花亂墜?!钡谲囄坏膯栴}上,他顯然“雞賊”了一回。雞賊,耍賴,同樣是他的家常便飯。大家原以為他神通廣大,真認識許多專家,沒想到是他“愛吹牛,愛打腫臉充胖子,好面子,好裝”,他為“我”弄來的協(xié)和專家號其實是“撒潑耍賴”得來的。小說省略的這段情景,我們在他爭奪小區(qū)車位的事件中顯然能夠“腦補”出來,往往是在這個時候,他又開始表現(xiàn)出一種“渾不吝的狠人”勁兒。

總之,我們發(fā)現(xiàn),“富貴哥”固然愛吹牛,說話沒邊兒,愛貪小便宜,讓人有些“挺看不上”,但他卻絕沒有壞心眼,自然也從不干那“跌份兒”的事兒。正基于此,這又顯示出“富貴哥”的某種人格魅力來。如小說所展現(xiàn)的,不知為什么,“富貴哥”讓人覺得特別信任,愿意把自己的心思說給他聽。“他是個好傾聽者,不管我抱怨、傾訴還是咒罵,他都有一套說辭,而且這說辭都是順著我的話風來的?!边@種由傾聽的信任感而產(chǎn)生的人格魅力,用現(xiàn)在流行的話來概括就是,可以為人們提供特殊的“情緒價值”。

這種“情緒價值”其實不止于取悅或是討好,也包含著某種療愈和安慰。比如在“我”看來,他的朋友圈“最有意思”,“當他說一件壞事的時候,總是半認真半調(diào)侃,當他說一件好事的時候,又總是半夸張半虛掩?!边@是在“我”的“理性的經(jīng)濟人”世界絕難看到的,正是這種稀缺的元素“最能給我安慰”。相對于“我”而言,“富貴哥”的世界簡單而純粹,以致于他似乎真的相信那些隨手抄來的“雞湯和勵志感言”?!八l(fā)的那些雞湯和勵志感言,本身并不能安慰人,但是跟他這個人結合到一起,竟神奇地有了鼓舞的作用?!?/p>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深切領悟“富貴哥”身上的獨特品質。生于北京郊區(qū)的他,“心態(tài)好,知足常樂,隨遇而安?!钡c我們常見的底層人物殊為不同,比如他對“活兒還挺挑”,并不是所有掙錢的生計都愿意嘗試,這個時候就體現(xiàn)出老北京人的“懶”了。因此在他這里,一方面是自由和隨性,另一方面也有挑剔和懶散。對此,他還振振有詞,“好歹一個北京人,要干就干管人的事,不能干被人管的事”。你可以說他是“窮講究”,但他要的就是這種“范兒”,“其實我不是不干,我就是想用這個方式斗爭一下。書上說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他們越是瞧不上我,我越是來勁,就越想跟她們對著干。”這便又顯出人物的可貴了,因為在他的“懶”和“隨遇而安”之中,我們又分明看到了一種對于“尊嚴政治”的執(zhí)著追求。

我們的“富貴哥”自然是一個可笑之人,但他又是一個單純的人,一位純粹的人。這位“有心有肺、有情有義的神經(jīng)病”,他的難得與可貴在于,這個世界有太多無心無肺、無情無義之人。從這個角度,我們就不難感受“富貴哥”之死所帶來的“巨大的悲傷和孤獨”了?!暗で嗖恢蠈⒅?,富貴于我如浮云?!倍鸥λ枥L的人生境界,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通過“富貴哥”與“我”的相互鏡鑒,我們所有人看到了一個并不熟悉的嶄新世界。我們陡然發(fā)現(xiàn),世界并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都有著獨一無二的人生境遇。這恰恰是“新北京”的風景所在,“人不能撞在一個面上不撒手,還是有必要往別處爬爬、看看”,去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人群,去理解“萬事萬物都是多面性”,去理解世界的嶄新和復雜,這正是“富貴哥”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