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尼米希依提詩歌中的共同體意識
來源:文藝報 | 艾克拜爾·卡德爾(維吾爾族)  2023年02月03日08:08
關鍵詞:尼米希依提

尼米希依提(1906-1972)是一位在維吾爾族文學界占有重要地位的詩人。出版界先后出版了他的《祖國戀》(1957年)、《塔里木姑娘》(1963年)、《心聲》(1980年)、《尼米希依提詩選》(1981年)、《尼米希依提作品集》(1995年)、《尼米希依提詩歌精選》(2011年)等不同版本的詩集。

尼米希依提的詩歌創(chuàng)作開始于解放前,代表性的詩歌有《偉大的中國》《覺醒了》《黎明的禮贊》等。這些詩歌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都表達了詩人心里對祖國的熱愛和對解放時刻的盼望,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在祖國的懷抱里“心有所安”的歸屬感。其中,1942年5月,詩人在自己的家鄉(xiāng)阿克蘇創(chuàng)作的《偉大的中國》一詩,可以視為他早期的代表作。在《偉大的中國》中,“寫在/偉大的中國!我的母親/山、林、花、海全在你的胸中/黃金的土地,富庶的高原/你雄偉的身姿毗連著天穹”,全詩的第一句就滿懷激情地把祖國——中華大地比喻為自己的母親,并以自豪的筆調抒寫了“母親”的富饒、魄力與溫暖,表現出一種歸屬感?!皩懺?黃河,長江飛流,一瀉萬里/是你英雄的氣概,民族的秉性/昆侖、天山巍峨,橫跨千里/是你強健的雙臂,忠誠的衛(wèi)兵”,作者突破了邊緣性傾向,寫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同源性、同構性。在詩作的最后,“勝利了!你仍然在苦思/祖國?。∧銘撽J出一條美好的遠景/你最相信你的中華兒女/將會唱出你從沒聽過的歌聲”,詩人表達中華兒女對波瀾壯闊的抗日戰(zhàn)爭取得勝利和祖國繁榮富強作出應有的貢獻力量的意志,表達出頑強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詩人在1947年寫的《覺醒了》中寫道,“人民在奮斗,像高山崛起/沖破這黎明前夕的一抹黑暗/廢墟上將插上我們的紅旗/祖國將是我們幻夢的花壇”,表達出人民與祖國共存的意識,更生動、更深刻地書寫共同體意識。

新中國成立后,尼米希依提先后寫下了《無盡的想念》《我日夜思念著北京》《致北京》《卡額里克之歌》《在時代的講壇上》《執(zhí)行祖國的命令》等很多優(yōu)秀詩篇。詩人在《我日夜思念著北京》中寫道,“你噴吐出幸福和智慧的泉水/鼓舞我們前進,哺育我們成長”,“北京呵,你給了我無盡的力量”,詩句表達出強烈的集體意識。而詩人在《致北京》中繼續(xù)贊頌北京:“北京??!我心中的月亮、太陽、明鏡”,“北京??!我心中的慈母,/你給了我們幸福的乳泉,/灌溉了我半世紀以來心中的干旱,/理想的花苞綻放在生活的面前”。詩人在澎湃激越的情感中,對黨的感恩之心和國家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共同體意識也在詩歌的比重中逐步加大。之后,詩人在詩歌《卡額里克之歌》中寫道:“北京呵,升起了金色的太陽/恩人呵,給卡額里克帶來吉祥/痛苦和眼淚被洪水沖走/百靈鳥在嫩綠的園林里歡唱/幸福的流水灌溉著卡額里克的田野/只有今天呵,這里才瓜甜果香/我在這萬紫千紅的錦繡小城/遙望北京,向各族人民的恩人致敬!”這里顯示出一種大視野下的共同體書寫,突破了一般故鄉(xiāng)情書寫的局限性。詩人在《在時代的講壇上》中描繪了自己家鄉(xiāng)在新時代邁開新步的美好前景,抒發(fā)了自己對于故鄉(xiāng)發(fā)展的美好期盼。詩作中的故鄉(xiāng)情雖然濃烈,但詩人的故鄉(xiāng)之愛并沒有囿于地方視野,而是具有超越性、延伸性,通過故鄉(xiāng)表現大時代,表達了更大空間的時代之愛,詩人由此抒發(fā)自己的故鄉(xiāng)之愛與新時代之愛的同一性。詩人在《執(zhí)行祖國的命令》中寫道,“祖國啊!有了您才有了一切”,“各族人民,時刻準備著為您獻出生命”等。該詩通過個體性與公共性在命運共同體視野下的相互依存,闡明了中華兒女的民族觀與國家觀的同構性。

柔巴依是維吾爾族詩歌中的一種獨特的傳統(tǒng)形式,它往往是由哲理或格言組成的,因此,柔巴依也可稱為“哲理詩”。柔巴依也叫“四行詩”,在四行中,思想內容可以得到完整而充分的表達,使之達到無需多加一行一字的程度。尼米希依提也寫了很多柔巴依。其中就有這樣一首:“說是去汲水,其實呢/是去河邊與情人相會/從此,紅色的衣裙、綴著飾物的衣領/便頻頻地涌進我的夢里?!奔t色被視為最美麗的對英雄致敬的顏色。詩人關于“紅色”的創(chuàng)作描寫更是不勝枚舉,不僅展現出擁有幾千年中華文化歷史記憶的古文化,還是中華民族文化譜系的一種鏡像式反映,闡釋了中華民族既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也是文化共同體。

綜上,首先詩人尼米希依提詩歌中的“紅旗”“天安門”“北京”“中華兒女”“五千年歷史”“中國”等成為關鍵詞,有力提升了國家形象的表述,展現出一個具有大愛精神的飽含情感的祖國母親形象。他的詩歌唱給北京、唱給祖國,同時也是對偉大的黨和人民的歌頌,祖國、黨和人民在他的詩篇中合為一體,在感情中熔為一爐。其次,從詩歌理想與詩歌的創(chuàng)作實踐上看,我們可以看出詩人的詩歌始終具有濃烈的共同體意識。強烈的故鄉(xiāng)之愛、新時代之愛以及文化意象的同一性構成的共同體歷史,是詩人尼米希依提詩歌創(chuàng)作的情感主調。比如,從上世紀40年代的《偉大的中國》《黎明的禮贊》《覺醒了》《當歡樂日子來到的時候》等,到50至60年代的《無盡的想念》《我日夜思念著北京》《致北京》《卡額里克之歌》《在時代的講壇上》等。這些詩篇中有著黃河、長江、紅旗、紅色等帶著特有深層內涵的符號圖景,表現出詩人的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