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文新達:理論評論應觀照藝術現(xiàn)場
分享到:
來源:中國藝術報 | 文新達  2022年12月09日11:15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人民生活為文藝創(chuàng)作提供了源頭活水,也為文藝理論評論提供了精神滋養(yǎng)。文藝理論評論工作者只有熟悉人民、了解生活、讀懂人生,才能從根本上理解作品、洞察本質(zhì)、抓住規(guī)律。

文藝理論評論工作者應把“為什么人”的問題作為安身立業(yè)的根本,始終堅守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當作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人民滿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把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作為使命和任務。這就需要格外重視文藝理論評論的語言和文風,多講一些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大眾語言,少講一些詰屈聱牙、自說自話的抽象概念,更好地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從而贏得受眾、影響觀眾,引導和提高群眾的審美鑒賞水平,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實踐出作品,實踐出真知,這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也是文藝理論評論的不二法門。當前,文藝創(chuàng)作與理論評論存在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掌握創(chuàng)作規(guī)律、不熟悉藝術實踐,很少抵達藝術現(xiàn)場,理論評論缺少專業(yè)的深度和學術的精度,自然說不到點子上。美學家朱光潛說:“不通一藝莫談美,不通一技莫談藝?!蔽璧副硌菟囆g家、評論家資華筠在舞蹈表演、舞蹈理論、舞蹈教學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她提出要有“三真精神”,即“對作品的真實感受、心口如一的真誠表述、對藝術真諦的求索與揭示”。實踐證明,沒有深入的藝術實踐和扎實的學術功底,就很難談出、講出真切的藝術感受和審美體驗,開展的文藝理論評論也就很難讓人信服。一切有情懷、有追求、有擔當?shù)奈乃嚴碚撛u論工作者都應該葆有“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態(tài),積極利用各種途徑,深入藝術實踐,潛心學術研究,深挖藝術特點和規(guī)律,把自己鍛造成為藝術家認同、同行認可的行家里手。

文藝理論評論的生命力在于權威性和影響力,客觀、理性、專業(yè)、權威是需要時刻牢記的核心詞、關鍵詞。客觀才能理性,理性提升專業(yè),專業(yè)確保權威,這需要廣大文藝理論評論工作者下大功夫、花大力氣,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積極介入當下文藝實踐,緊密聯(lián)系創(chuàng)作實際,對重點作品進行密切關注和跟蹤,多角度、全方位、歷史地、辯證地對文藝創(chuàng)作和文藝實踐進行研究,注重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努力創(chuàng)造出與新時代文藝高峰相匹配的文藝理論評論經(jīng)典之作、扛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