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掘?qū)懽魈觳?,培養(yǎng)文壇巨匠—— 第八屆“青春文學獎”授獎詞
“青春文學獎”是《青春》雜志始創(chuàng)于20世紀80年代的品牌獎項,從1980年到1984年,以刊評模式舉辦了五屆。2019年《青春》創(chuàng)刊40周年時,決定重啟這一獎項。重啟后的“青春文學獎”以扶持年輕人、鼓勵大學生創(chuàng)作為己任,面向全世界華語大學生寫作者進行原創(chuàng)征稿,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第六屆、第七屆獲獎的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結(jié)集為《文學之都·青檸檬叢書》出版,目前已出版兩輯11本。第一輯6本,包括第六屆獲獎的5部長篇小說和一部中短篇小說獲獎作品集:《黎明街區(qū)》(阿野 著)、《火速逃離平江路》(高桑 著)、《交叉感染》(宋旭東 著 )、《俄耳普斯的春天》(錢墨痕 著)、《自逐白云驛》(春馬 著)、《狂想一九九三——第六屆“青春文學獎”中短篇小說獲獎作品集》(《青春》雜志社 編);第二輯5本,包括第七屆獲獎的4部長篇小說和一部中短篇小說獲獎作品集:《光暈》(破瑞 著)、《蟲之島》(梁思詩 著)、《隔云端》(張樂璇 著)、《鬼才》(石厭倦 著)、《雪又下了一整天——第七屆“青春文學獎”中短篇小說獲獎作品集》(《青春》雜志社 編)。
第八屆“青春文學獎”延續(xù)第六屆、第七屆“青春文學獎”的定位與宗旨,面向全球大學生華語寫作者進行原創(chuàng)征稿。與前兩屆相比,本屆在作品獎項設(shè)置上進行了調(diào)整,改為中、短篇小說獎和詩歌獎兩個獎項。自2022年元旦發(fā)布征稿啟事以來,截至4月底征稿結(jié)束,共收到有效來稿中、短篇小說585篇、詩歌630組。經(jīng)百名大學生大眾評審閱評、9位評委初評、5位終評導師全程匿名評審、組委會復(fù)核,最終評出中、短篇小說獎10名、詩歌獎暨年度十大校園詩人。此外,評出大眾評審獎10名。
與之前幾屆一樣,本屆獲獎?wù)咭粯幽贻p有朝氣,最小年齡21歲,平均年齡25歲,涵蓋本科、碩士、博士等不同學歷。從獲獎?wù)叩膶I(yè)分析,除中文專業(yè)外,還有哲學、心理學、社會工作、經(jīng)濟學等專業(yè),體現(xiàn)出多元化特征和青年學子對文學、閱讀的熱愛。
與往屆相比,這一屆獲獎?wù)吆妥髌烦尸F(xiàn)出多民族的特征。土家族、彝族、仫佬族等作者的作品,為“青春文學獎”貢獻了多元的文學文本。
不少獲獎?wù)呤恰扒啻何膶W獎”的熟面孔,自恢復(fù)舉辦以來,一直關(guān)注獎項,從本科到研究生,“青春文學獎”伴隨著他們的成長。憑借《雪又下了一整天》榮獲第七屆“青春文學獎”中短篇小說獎首獎的西南民族大學彝學專業(yè)研究生加主布哈,今年憑借《父親,明天不是個好日子》(組詩)獲得詩歌獎首獎,也是唯一一個連續(xù)兩次榮獲獎項的獲獎?wù)?。西北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專業(yè)本屆有兩位獲獎?wù)?,即中、短篇小說獎得主許璐一、詩歌獎得主王悅。此外,之前有過獲獎?wù)叩奈錆h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揚州大學等高校今年繼續(xù)斬獲佳績。創(chuàng)作與評審一體兩面、有機融合,本屆詩歌獎得主盧曉林、李寧曾獲得大眾評審獎,而本屆的大眾評審獎得主姜雅平,在去年獲得中短篇小說獎,成為“青春文學獎”作品與評審的“雙料”得主。
第八屆“青春文學獎”獲獎名單及授獎詞
中、短篇小說獎(10篇)
1.第一名 《迷羊》 希維 武漢大學哲學專業(yè)
授獎詞:《迷羊》觸及了當今大學校園某種具有普遍性也具有敏感性的問題。學術(shù)的意義何在?人生的意義何在?這是老舊不堪而又歷久彌新的問題,但在世俗追求過于強勁的時代,揭示此種精神困境的作品已難得一見,所以《迷羊》的出現(xiàn)有空谷足音之感?!睹匝颉返臉?gòu)思和敘述,在稚拙中顯出巧妙,其思考在平常中顯出深刻。
2.《原諒巴?!?李蓉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
授獎詞:《原諒巴?!返闹魅斯且粋€兩歲時離開西藏到內(nèi)地生活的青年學生。由于對西藏有著先天的情感,報名參加了援藏醫(yī)療隊;又由于實際上并不適應(yīng)藏區(qū)生活而對自己的選擇頗多悔恨。但小說最后寫出了主人公巴桑對自己悔恨的悔恨。小說構(gòu)思頗為巧妙,以主人公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表達了對生命意義、人生苦難的思考。
3.《譯者之死》 李誰 四川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授獎詞:《譯者之死》中,譯者、原作者、小說人物,不同時空的人相會一處,人物和故事在想象中自由穿行,作者帶著讀者在一場語言的游戲中體驗了挑戰(zhàn)禁忌的快感,同時在敘事上也作了極富個人風格的探索。語言圓熟,構(gòu)思巧妙,想象力不落俗套,文字中閃爍著不凡的寫作才華。
4. 《聲聲漫》 仲艷婷 廣西大學戲劇專業(yè)
授獎詞:這是一篇構(gòu)思很好的作品,小說寫女主人公演戲劇的故事,而故事的展開又采取了極具戲劇性的方式,雙聲部的敘事直接、簡潔,有限的篇幅完成了多層次的對照,回環(huán)往復(fù)中揭示了一個人向上晉升自己精神的艱難。
5. 《金色年代》 舒璇 華東師范大學應(yīng)用心理學專業(yè)
授獎詞:小說寫年輕人在書本和成年人的世界里去理解自由、性與愛,探索自我存在的邊界。語言貼近感受,對生活感受、理解到哪里就表現(xiàn)到哪里,少虛飾,將青春的內(nèi)在激情和幻滅呈現(xiàn)得自然真切。
6. 《無依之地》 汪陽 重慶師范大學社會工作專業(yè)
授獎詞:《無依之地》的敘事質(zhì)地,呼應(yīng)著魯迅式的寫作傳統(tǒng)。清冷的語調(diào),沉抑的氛圍,“我”的敘述,一個和魏連殳相近的理想主義者的自我隕落故事,并且在小說深處蘊含著一種精神的自省,也回響著一種人之為人的吁求。這是對個體命運的逼視,也是對一個時代的傷懷。
7. 《到有海的地方去》 吳艷婷 揚州大學歷史學(師范)專業(yè)
授獎詞:這是一篇頗具寫實力度的作品,將普通人艱辛的生活寫得非常實在,并且擅長塑造人物形象,每個出場的人物都寫得生動,寫出了特點。而最提升作品的是小說將父子關(guān)系寫得感人至深。主人公的父親說“人得受苦,可善良不能泯滅”,就是這個看似迂腐被家族嫌棄的父親,在兒子一己的努力下,一步步成了真正具有精神力量的存在。
8. 《無解》王新宇 山東大學文藝學專業(yè)
授獎詞:《無解》由一次介紹村莊起源的作業(yè)牽扯出一個村莊的秘史,四世同堂的大家族里,每一個人都在作者耐心的講述中經(jīng)歷著自己的人生。歷史與人的命運交錯盤結(jié),個體的渺小昭示著不可冒犯的尊嚴,而細致、扎實、曲折繁復(fù)的敘事,則賦予了沉默的王莊豐富的色彩、聲音、氣息和體溫。
9. 《消失的村落》 許璐一 西北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專業(yè)
授獎詞:《消失的村落》細致地敘述了一個深山中小村的自然風光和世俗生活,兩者都顯現(xiàn)出一種古樸的美好,最后,則寫了小村的消失。小說表達的是一個歷史與倫理二律背反的主題。小村傳統(tǒng)意義上的風土人情之美是值得留戀的,但小村的拆遷卻也意味著歷史的進步,這種進步也是不能簡單否定的。小說的價值正在于表現(xiàn)了面對歷史進步時惆悵與欣喜相交織的心態(tài)。
10.《隱身者》 汪超 安徽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
授獎詞:《隱身者》里那些喜歡自言自語的人,本質(zhì)上都是孤獨的人,無論是熱愛寫作的父親,還是“我”,都不為周圍的人理解,作者在小說中為這一類人造了一個國度,但在這個國度里,每個人仍然是孤獨的。作者審視了人應(yīng)該如何面對孤獨,又如何面對無法被人理解的困境,并通過對這一困境的深思來尋找救贖的力量。
詩歌獎暨年度十大校園詩人
1.第一名 《父親,明天不是個好日子》 (組詩) 加主布哈 西南民族大學彝學專業(yè)
授獎詞:詩人對經(jīng)驗的書寫,并沒有拘泥于現(xiàn)實的細微末節(jié),而是以自身的生活感受為原點,充滿了蓬勃的想象力。最令人難忘的是,詩人烘托和展示其詩歌場景的能力。詩的意圖都是通過富于戲劇性的場景來實現(xiàn)。詩人的語言也很新穎,令人耳目一新。
2. 《木材廠》等五首 魯?shù)?澳門科技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專業(yè)
授獎詞:語言樸素、精準,所寫內(nèi)容也不局限于一己的主觀小我。詩人作為一個誠實的觀察者,始終瞄準“我”以外他人的命運。這樣的寫作角度和發(fā)心在今天自戀成風的環(huán)境里殊為難得。同時詩人也避免了就事論事的速成式寫作,每一首詩里都有超越的意圖和努力。
3. 《生的內(nèi)容》(組詩)張錦鵬 華中師范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
授獎詞:這組詩通過追蹤母親的眼光,母親的陳述,母親的操勞,這組詩將生活的真實和生命的體會深切地黏合在了一起。適度的形象變形,讓詩的意圖具有更靈活的回旋余地。盡管詩的角度有時顯得很抽象,但詩人對詩的細節(jié)的提煉,又使得這抽象的表達不斷貼緊對生活的洞察。
4. 《土屋病相報告》等五首 盧曉林 四川傳媒學院網(wǎng)絡(luò)與新媒體專業(yè)
授獎詞:語言清晰、富于邏輯性,詩歌取材亦是身邊所熟悉的人、事。他的寫作接地氣、懷舊,但同時又具有一個現(xiàn)代知識的審視角度,在短小的篇幅里時代和歷史輪番再現(xiàn)。就寫作技術(shù)而言詩人亦能博采眾長,不拘泥一說。這是一位具有較高天分以及處理現(xiàn)實能力的詩人。
5. 《春山》(外四首) 趙星宇 西華師范大學秘書學專業(yè)
授獎詞:這組詩歷史與現(xiàn)實交織,在平淡的書寫中展現(xiàn)出作者細膩的情感與獨特的思考。詩歌語言清新明快,題材豐富多元,人與物、情與景有機融合,短小的篇幅內(nèi)呈現(xiàn)出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值得讀者慢慢品味。
6. 《杏林》等三首 李寧 山西能源學院財務(wù)管理專業(yè)
授獎詞:寫作相當成熟,從各個指標上衡量這都是一位可以獨立自處的詩人,并且他的寫作正處于某種“穩(wěn)固”期,略帶生澀的筆觸還不至于讓作品油滑。成熟而富于新鮮感,形式完整又尚未陷入慣性,這是詩人的好時段,接下來的寫作既有風險也是面向更新高度的挑戰(zhàn)。
7. 《草原石人》(組詩) 王悅 西北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專業(yè)
授獎詞:這組詩顯示了一種獨特的詩歌想象力。通過將經(jīng)驗寓言化,將具體的生命還原為生命的原型,通過在人和世界的最初的交往形態(tài)里,架設(shè)一副望遠鏡,詩人試圖從最樸素的生存情境里為人們捕捉存在的意義。雖然詩的表達富于暗示,不是那么直接,但不得不說,這些詩實現(xiàn)了作者的意圖。
8. 《西南往事》(組詩) 鄒弗 吉林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
授獎詞:這組詩將詩人的當代經(jīng)驗刺入深邃的歷史記憶,透過得體的敘事,將被淹沒的不為人知的人的原生形態(tài),還原為詩的故事。詩人的感受細致,對人的處境的體察洞若觀火,語言平緩而又不失精煉的呈現(xiàn)。
9. 《瘦山令》(組詩)毛拾貳 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財政學專業(yè)
授獎詞:這組詩,詩人將超現(xiàn)實的想象力強力注入對自然風物的變形之中,通過奇異的想象、豐沛的隱喻、新穎的措辭,打破的主觀間的感知屏障;詩的意象激活了生命的意識,也啟發(fā)了人們對人和自然之間的交往的新的認知。
10. 《一條被校正的尾巴》等四首 肖佳樂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授獎詞:這是一組很有想象力的詩歌作品。作者從自己的經(jīng)驗出發(fā),將寫作者“我”的所思所想借由各種意象表現(xiàn)出來,語言平實中有哲思,思維活躍,題材跳躍度大,展現(xiàn)了青年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與對世界的凝視。
大眾評審獎(10名)
1. 吳俁 中山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2. 章雨恬 北京師范大學語文學科教學專業(yè)
3. 姜雅平 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
4. 孫海洋 天津大學法學專業(yè)
5. 管雨欣 東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
6. 郭琴 南昌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7. 黃元 深圳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8. 王久銜 揚州大學文體學專業(yè)
9. 陳賞 上海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yè)
10. 王凱婷 南京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專業(yè)
終評評委名單
臧棣,魯迅文學獎得主,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研究員,《新詩評論》雜志編委。
韓東,魯迅文學獎得主,新時期文學以來的重要作家,寫詩和小說,業(yè)余做編輯和導演。著有詩集、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及思想隨筆集40多本。
王彬彬,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論批評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會會長。
謝有順,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一級作家。兼任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文學理論與批評委員會副主任等。入選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等。
王繼軍,《收獲》雜志社編輯,著有小說集《去海拉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