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圖像時代”文學研究的變革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張清俐  2019年07月14日21:06

近年來,文學研究不再局限于文字文本這一傳統(tǒng)視域下的關注對象,豐富的圖像資料和空間藝術極大地拓展了文學研究的邊界,“圖像時代”的“文學危機”也引起了學者的關注。

圖像拓展文學研究領域

所謂“文以載道”,當“文”被理解為文字、文章時,文學研究也就習慣將文字文獻作為研究對象??此啤爱愘|”的圖像如何進入文學研究者的視域?

在東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龍迪勇看來,進入文學研究視野的圖像,如各類敘事性圖像(故事畫)、小說或戲劇的插圖、詩意圖等,或多或少都與廣義的“文學”有著種種關聯(lián)。文字與圖像之間主要存在多媒介與跨媒介兩種關系。多媒介關系指文字與圖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媒介,共同構成一個圖文一體的復合性文本。跨媒介關系指一種表達媒介在保持自身媒介特性的同時,也“越位”去追求另一種表達媒介的藝術特征或美學效果,如有些現(xiàn)代小說刻意追求繪畫或雕塑般的空間效果。

認識到圖像與文學的種種關聯(lián)后,文學研究者不再局限于對傳統(tǒng)的文字文獻進行研究。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巫鴻研究了漢畫像石的“敘事繪畫與敘事文學之關系”,他認為,“這些畫像石的重要性不僅在于提供對特殊形象的圖像學解釋,而且可以為我們思考中國早期敘事文學與敘事繪畫之間關系的一般性問題提供一些線索”。

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者,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李立也一直關注新出土的考古資料?!皾h畫像石及其他考古資料所反映的說唱表演形式,為傳世文獻所載漢代說唱文學文本和相關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視覺材料。”李立表示,漢畫像石為漢代文學研究提供了真實而豐富的圖像資料,這是以往傳統(tǒng)研究無法企及的,從而也有助于漢代區(qū)域社會文化、風俗、藝術研究。

文學研究迎來“圖像轉向”

“如果說圖像與文學的關系在古代是和諧的、唱和的,圖像藝術只是語言藝術的輔助,那么,‘圖像時代’的到來使這一關系發(fā)生了反轉,圖像在技術的支持下,正以前所未有的強勢僭越本屬于語言表意的領地?!蹦暇┐髮W文學院教授趙憲章提到“圖像時代”的“文學危機”。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趙勇也有同感,但他表示,“圖像時代”并不意味著文學就會走向衰落。其實,圖像與文學的關系是雙向的、互動的。比如,一些文學創(chuàng)作者將電影中的長鏡頭拍攝理論和技巧轉化為小說中的厚描。

龍迪勇觀察到,在人文社會科學“空間轉向”的大背景下,文學研究也迎來了一個“空間轉向”或“圖像轉向”。文學的“空間性”或“圖像性”問題在新的時代背景與社會語境下得到研究者的高度關注。圖像史料的“空間性”特征,啟發(fā)我們從“空間形式”的角度考察文學文本,辨析出某些文學文本的非線性特征。

在趙憲章看來,20世紀語言哲學、現(xiàn)象學、存在論以及圖像學所累積下來的學術資源,已經(jīng)開啟了文學圖像關系研究之先河,為今天重新闡釋二者關系提供了學理方面的參照,文學觀念的變革與文學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都在發(fā)生?!拔膶W是語言的,又是藝術的。”趙憲章表示,與傳統(tǒng)的“文以載道”觀不同,文學研究之語圖符號學方法最關心的是文學怎樣“載道”,同時,由于圖像是語言之外的另一種表意符號,且二者關系密切,將它們進行比較研究也就成了文學研究的應有之義。

研究瓶頸有待突破

近年來,文學的圖像研究已成為重要的學術增長點。例如,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主辦的“文學與圖像”學術論壇已連續(xù)舉辦兩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古代東方文學插本史料集成及其研究”帶動了學界跨時空視野下的文學圖像研究。“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圖像敘事研究、語—圖互文研究,以及文學與圖像的跨媒介研究等?!饼埖嫌陆榻B說。

趙憲章表示,新世紀以來,我國文學與圖像的關系研究呈現(xiàn)兩種偏向,一種側重于詩畫關系、小說和曲本與其插圖的關系、文學原著與其影像改編的關系等歷史個案方面;另一種則注重對文學與圖像關系的宏觀把握,以及相關基礎理論等方面的理論研究。這兩個方面相互關聯(lián),缺一不可:歷史研究如果不參照相關理論,只是資料的堆積和展示,很難回應“文學遭遇圖像時代”這一現(xiàn)實關懷;理論研究如果不植根于歷史,就會失之于浮泛而夸夸其談,表面如花似錦,實則空洞無物。因此,歷史與理論的結合是文學與圖像關系研究的理想境界。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方法和固有知識結構的限制,有些學者尚難以做到歷史與理論的統(tǒng)一。

李立舉例說,比如借助漢畫像的古代文學研究,必然涉及畫像構圖的圖像詮釋和畫面分析,涉及圖像學、美術學、藝術史和歷史學的研究方法;而漢畫像圖像文獻的文學社會學研究,可能還會涉及定性與定量研究方法以及統(tǒng)計學研究手段,需要研究者有多維的研究視野并掌握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在趙勇看來,要展開文學與圖像關系的研究,研究者既要懂文學,又要懂視覺文化或圖像文化,這樣才能游刃有余。而關鍵還在于研究者的意識,即要真正意識到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圖像時代,研究者要適應新的形勢變化,提高自身的研究素養(yǎng)。

在龍迪勇看來,未來從“文學”角度研究圖像需要突破的主要瓶頸,在于打破“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界限。文學與圖像等其他藝術之間存在的種種復雜關系,本應該成為文藝理論研究中的重要問題;但在一些注重“內部研究”的文藝理論家看來,這類問題因屬于“外部研究”而價值有限。正因為如此,文學與圖像的比較研究長期以來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只有改變這種觀念,文學與圖像的比較研究才能真正在理論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