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哀經(jīng)典還能征服三百年后的觀眾嗎
7月3日至5日,天橋藝術(shù)中心迎來2019林兆華戲劇邀請展的重頭劇目——由著名立陶宛導(dǎo)演奧斯卡·科索諾瓦斯執(zhí)導(dǎo),立陶宛國家話劇院演出的莫里哀喜劇《偽君子》。由于導(dǎo)演一向擅長將經(jīng)典戲劇融入當代的現(xiàn)實和當下的思考,這部作品就把莫里哀時代的“偽君子”和今天的社交網(wǎng)絡(luò)聯(lián)系到了一起,更能引發(fā)觀眾的共鳴和討論。
莫里哀是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劇作家,也是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法國戲劇家。北京人藝焦菊隱導(dǎo)演就曾說過:“我們對莫里哀這個名字聽得太熟悉了,他在我們的歷史中,幾乎成為喜劇的代表符號了?!?/p>
莫里哀達到這樣的成就,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喜劇確實雅俗共賞,老少咸宜,非常機智幽默。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他生活在法國喜劇藝術(shù)百廢待興的時代,所以他能夠領(lǐng)風氣之先。可以說,直到莫里哀出現(xiàn),喜劇的地位才真正的改變。莫里哀最大的成就,就是創(chuàng)立了嚴肅題材喜劇,使得中世紀之后的法國喜劇第一次能夠登上文學殿堂,并且流傳百世。
《偽君子》這部戲被看作是古典主義喜劇的里程碑作品,因為它在形式上嚴格遵守古典主義法則,同時開放性吸收了意大利即興喜劇和法國傳統(tǒng)鬧劇的很多技法,所以表現(xiàn)手法非常豐富多面,充滿了機智的喜感,而且人物層次非常豐富,劇中主人公答爾丟夫已經(jīng)成為了“偽君子”的代名詞。
如今,莫里哀已經(jīng)過去三百年了,人類社會也經(jīng)歷了巨大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偽善者怎么能夠抓住人們的興趣,符合新的審美需求呢?北京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羅湉說:“在這種情況下有巨大的時空差異、時空錯位,一定會造成不確定性。但其實這正是它激發(fā)我們興趣的所在,我們很想看看這種情況下,這位導(dǎo)演怎么征服我們這些三百年后的觀眾。”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彭濤教授認為,在莫里哀的劇本中,善與惡的對立,對讀者來說是一目了然的??墒窃诂F(xiàn)實生活中,偽善如果是一目了然,它就不是偽善了。所以很多情況下,我們很難分辨?zhèn)紊频恼婷婺俊K詫τ诋斚碌闹袊^眾來說,莫里哀這個劇本最有積極意義的一點,就是讓我們能夠反思或者意識到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哪些偽善的人和事。
莫里哀說:“如果喜劇的目的就是鞭打人類的弱點,那我看就沒有理由讓哪一個階層的人幸免。這種特別的缺點,在一個國家,其影響遠比其他的缺點要危險。”在彭濤教授看來,莫里哀指出的這種特別的缺點就是偽善,而戲劇在糾正錯誤方面是最有效的手段,因此莫里哀把喜劇當作了一種斗爭的手段,他是在與生活中像答爾丟夫這樣的人以及事進行斗爭。
彭教授認為,我們每個人在嘲笑答爾丟夫的時候,也會反觀自己身上有沒有這樣的地方,“我們在某些時候是不是也有著同樣的被莫里哀所抨擊的惡習呢?我們有沒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偽善并且和它做斗爭呢?我覺得這是這個劇作對于當下的中國觀眾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