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大王”鄭淵潔: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六一”兒童節(jié)前,5月30日,“童話大王”鄭淵潔回到了他唯一的母校北京市海淀區(qū)民族小學。這一天,是他開始童話創(chuàng)作40周年紀念日,他選擇在母校舉辦了新書《童話都不敢這么寫》首發(fā)式。
40年來,他筆下的皮皮魯、魯西西、舒克、貝塔、大灰狼羅克……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文學角色,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作為創(chuàng)辦者,他一個人將《童話大王》月刊寫了33年,如今《童話大王》已出刊453期,總印數超過2億冊;他創(chuàng)作了近2000萬字的童話作品,變成329種圖書出版發(fā)行;盡管學歷只有小學肄業(yè),但他的作品征服了無數小讀者。
他是如何走上兒童文學之路的?筆耕不輟的動力是什么?鄭淵潔回顧了他40年的創(chuàng)作經歷,分享了在文學創(chuàng)作和生活中的思考與感悟。
“要留住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鄭淵潔只上過4年小學?!拔母铩卑l(fā)生后,他隨父母到河南農村“五七干?!鄙?。然而,短暫的校園生活在他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讓他愛上了閱讀和寫作。
30日,鄭淵潔回到他曾經就讀的班級,見到了昔日的恩師,感慨萬分。他告訴前來聽講座的同學,自己從小就希望能夠與眾不同,當別的小朋友渴望長大后當科學家、當解放軍時,他卻有不一樣的想法。小學二年級時,他寫了一篇作文《我長大當淘糞工》,沒想到得到班主任趙俐老師的大力表揚,并推薦到學校的《優(yōu)秀作文選》上刊登,這讓他深受鼓舞,從此愛上寫作。
“時至今日,我仍然十分感激趙老師給予我的鼓勵,為我從事童話創(chuàng)作播下了一顆快樂的種子?!编崪Y潔認為,教育不能抹殺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有四點值得特別重視:一是閱讀,特別是早期閱讀非常重要,怎么強調都不為過;二是興趣,看一門課的教育是否成功,要看受教育者對這門課的興趣越來越大還是反之;三是超越,學習必須體會到超越的快樂才可能學有所成;四是孩子要身心健康,這也是最重要的。
鄭淵潔與知識產權出版社為此專門向同學們贈送了由他作序的《我也會發(fā)明》圖書,他在序言中寫下:“留住孩子的想象力,就留住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p>
“一封來信”讓他走上文學之路
1978年4月,身為工人的鄭淵潔寫了他平生第一篇童話作品——寓言童話詩《壁虎和蝙蝠》。他偶然在工廠閱覽室里看到一本兒童期刊《向陽花》,就將這篇童話處女作寄給了位于鄭州的河南人民出版社《向陽花》雜志社。
在此之前,鄭淵潔也給一些刊物投過稿,收到的無論是采用通知還是不采用通知,都是鉛印的格式模板,“冷冰冰的”?!暗@次不一樣,《向陽花》的編輯寄來的采用通知是手寫的,而且滿滿一頁紙。編輯還在信中鼓勵我說,給孩子寫作是了不起的、也是大有作為的事情,希望你堅持下去。”鄭淵潔說。
后來,他才知道,那位編輯叫于友先。當時于友先的母親患病住院,他在母親的病榻前看了鄭淵潔的《壁虎和蝙蝠》,認為寫得很好,決定采用,于是就在病房里給鄭淵潔手寫了采用通知。
“我收到采用通知的日期是1978年5月30日,所以,我就將這一天視為我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的開端。”鄭淵潔充滿深情地回憶說,發(fā)表于1978年第4期《向陽花》雜志的這篇作品和編輯一封看似平常的來信,給了他無窮的力量,從此寫童話一發(fā)而不可收,“筆耕不輟,滴水成河”。
那位《向陽花》雜志的編輯于友先,后來成為新聞出版署署長、中國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主席。鄭淵潔說:“我和于署長的交往堪稱一段佳話,是改革開放出版業(yè)發(fā)展繁榮的一個縮影?!?/p>
“作家最好的理財是維護版權”
鄭淵潔是知識產權保護的積極踐行者,他獲得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頒發(fā)的“國際版權創(chuàng)意金獎”,也是國家新聞出版署“反盜版形象大使”。
幾天前,在中國版權協(xié)會主辦的遠集坊講壇上,他呼吁全社會重視保護知識產權,認為“作家最好的理財是維護版權”。
鄭淵潔親歷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事業(yè)的發(fā)展?!白畛趺鎸ΡI版,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锻挻笸酢访科陔s志都發(fā)表有律師聲明,遍布全國各地的小讀者就是我的‘臥底’,時常就盜版盜印情況給我通風報信。近年來,隨著維權成功,我親身感受到了我國版權環(huán)境的改善?!?/p>
鄭淵潔得知,他的母校民族小學2017年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教育部評為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他高興地說:“保護知識產權對于鼓勵原創(chuàng)作者的積極性非常重要,只有強化保護,作者才能越來越有信心,我們國家的文化實力才會越來越強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