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  廣告服務  |  客服中心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政策解讀 » 正文

專家預測2023年世界經濟四大趨勢

字體變大  字體變小 發布日期:2023-01-05  瀏覽次數:2689
核心提示:經合組織(OECD)11月發布了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2%,與2022年的3.1%相比出現大幅放緩,2024年的預測值也僅為2.4%。報告認為“通脹剝奪了家庭購買力,催生了風險”。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道 日本《每日新聞》2022年12月29日刊登題為《日美專家談2023年世界經濟大趨勢》的文章。內容編譯如下:

  全球經濟正處在激烈震蕩之中。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相伴的歷史性通脹迫使各國疲于應付,全球經濟減速風險開始迅速上升。2023年即將到來,世界經濟將會向何處去?該如何應對資源價格高企等因素帶來的風險?本文將透過專家的視角展望未來一年的經濟趨勢。

  全球經濟逐步放緩 

  日本財務省前官員山崎達雄認為,2022年,由烏克蘭危機、資源和零部件斷供、人手短缺等因素疊加引發的通貨膨脹席卷世界。2023年,資源價格飆升和供應鏈混亂有望得到緩解,通脹峰值也即將過去。但是在物價上漲率較高的美國和歐洲,通脹并不會就此結束,物價漲幅遠高于他們所力爭實現的2%的目標。

  美歐央行一定會在2023年全年繼續實施金融緊縮政策,全球經濟大概率會向著逐步放緩的方向發展。尤其是一直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和資源的歐洲,2023年的增長率恐怕會降至0甚至是陷入負增長。

  在烏克蘭危機方面,由于歐洲正在加緊儲備天然氣,這個冬天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的可能性暫時減小。但是如果戰爭持續到2023年下半年,世界可能會在下一個冬天再次面臨能源危機,尤其是歐洲?梢灶A見,烏克蘭局勢導致未來的世界經濟陷入動蕩的格局短時間內不會發生變化。

  隨著美國堅持實施金融緊縮政策,原本面向非上市企業的投資基金可能面臨資本外流的風險。由于美元匯率和美元利率都保持高位運行,持有巨額美元債務的新興國家很可能會陷入債務危機。2022年,日元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50多日元兌換1美元的歷史低點,雖然美元在升值,但隨著曾經加速日元貶值的資源價格高企導致的貿易赤字逐步得到消解,有觀點認為,美國的政策性利率將在2023年上半年達到最高點。2023年日元匯率有望穩定在130多日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

  資源價格前景不明 

  日本石油天然氣礦物質能源公司(JOGMEC)調查部長竹原美佳認為,上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受到“石油危機”的沖擊,2022年,煤炭、天然氣、原油等幾乎所有資源的價格都出現飆升,可以說這是“能源危機”之年。在意識到世界經濟的下行風險后,眼下的油價已經距離峰值有所下降,但不確定性依然巨大,2023年的能源價格走勢難以預測。

  能源價格上漲的征兆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就已經顯現。烏克蘭危機的爆發更是坐實了這種局面。資源價格暴漲引發全球物價上升,各國為平抑物價紛紛轉向金融緊縮,由此推高了全球經濟的衰退風險。這就是最近幾年發生的事情。

  其中帶給全世界重大影響的無疑是天然氣價格飆升。作為經濟制裁的重要一步,美歐等國對俄羅斯原油實施禁運,俄羅斯也以削減對歐天然氣出口作為反制措施。在石油領域,產油國仍有一定的剩余產能。雖然歐洲與中印等國之間的商貿流通發生了變化,但依然保證了穩定供給。

  反觀天然氣行業,由于其物理屬性,無法過度生產,當供需關系緊張時很容易引發價格上漲。尤其是在今年,一直以來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在烏克蘭危機后擴大了液化天然氣(LNG)的采購量,更是讓天然氣價格漲幅超過了油價。日本進口的八成LNG都屬于價格較為低廉的長期購銷協議,所以受影響程度有限,但依然對確保能源的穩定供應困難重重印象深刻。

  現在還很難讀懂2023年的趨勢,因為難以預測的要素過多。

  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前,全世界已經就包括分階段削減燃煤發電、實現脫碳目標達成一致。但是相關行動眼下已經處于停滯狀態。

  美國衰退無法避免 

  美國凱托學會副會長杰弗里·邁倫認為,美國遭遇創紀錄通脹的主要原因并非烏克蘭危機。原油等能源價格的高企屬于伴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來的暫時現象,總有一天會得到解決。美國國內因嚴重的人手短缺導致的工資上漲也是勞動力市場的特殊環境變化造成的,這一現象也有望在一段時間內得到緩解。

  引發當前通脹的主要原因是因新冠疫情凸顯的三個要素。為防止疫情肆虐導致經濟進一步惡化,美聯儲持續擴大量化寬松規模,美國政府也為支撐家庭開支投入了巨額公共資金。量化寬松與財政刺激雙雙“過剩”,再加上疫情導致的全球供應鏈斷裂,物資供給受到嚴重制約。這三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眼下嚴重的通貨膨脹。

  美聯儲為遏制通脹自3月以來加快了緊縮的步伐。雖然有批評意見認為效果至今尚未顯現,但金融政策影響到實體經濟通常需要數個月甚至數年。凱托學會的分析認為,扣除房租等居住成本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自7月以來幾乎保持不變。房租極有可能因未來的合同變更而由升轉降。物價上漲率也可能在2023年春夏開始大幅走低。美聯儲已經認識到了這一情況,外界認為在小幅上調利率之后大概率會停止加息操作。

  但是要想平抑高企的通脹、將物價水平拉回到從前,就不可避免地會在實施金融緊縮政策的同時造成某種程度的經濟低迷;仡櫄v史就會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而且也找不到“只有這次例外”的理由。

  在疫情發生后過度推行刺激政策的結果就是引發經濟過熱,進而遭到高通脹的反噬。美聯儲的金融緊縮措施正在為遏制通脹找到抓手,代價自然就是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時間里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

  拜登政府既要增加就業又要遏制通脹,但這不過是政治家的一廂情愿。如果從經濟學的視角出發,平抑物價與經濟增長二者根本不可能兼顧。一旦美國陷入衰退,勢必出現經濟放緩、失業率上升。政府應當認清這樣的現實。

  伴隨著美聯儲的激進加息,匯率市場開始集中購買利息更高的美元,形成美元匯率“獨步天下”的局面。這的確對新興國家經濟造成了沖擊,但在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動蕩中,各國無不在為穩定本國經濟絞盡腦汁。美國也是一樣。對美國民眾來說,高企的美元匯率意味著能夠以更少的錢購買進口商品,他們沒有理由要求美國政府積極干預?梢哉f,經濟形勢的好轉只能等待全球經濟結束混亂這一個辦法。

  通脹依然居高不下 

  經合組織(OECD)11月發布了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2%,與2022年的3.1%相比出現大幅放緩,2024年的預測值也僅為2.4%。報告認為“通脹剝奪了家庭購買力,催生了風險”。經合組織成員國2022年的平均物價上漲率達到9.4%,2023年有望縮小至6.6%,但依然處于較高水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搜搜LED網無關。本網站對文中所包含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所有投稿或約稿,一經采用,即被視為完全授權,本網有權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形下,在本傳媒旗下平臺選擇調用。
【版權聲明】「搜搜LED」網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于「搜搜LED」網站所有,包括在標題后表明(本刊)字的均屬本刊原創并已刊登雜志的文章,本著信息共享與尊重原創作者的原則,轉載必須注明來源:搜搜LED網或《LED照明世界》或《LED屏顯世界》,如有發現在未注明來源的情況下復制、轉載或出版,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在線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LED網 | 案例欣賞 | 微信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展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粵ICP備09180418號

©2014搜搜LED網版權所有  >

購物車(0)    站內信(0)     新對話(0)
 
頂部微信二維碼微博二維碼
底部
掃描微信二維碼關注我為好友
掃描微博二維碼關注我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