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 >> 美術動態(tài) >> 藝苑 >> 正文

繪事三馀

http://www.marskidz.com 2015年12月07日13:17 來源:光明日報 金明
耕讀圖(中國畫) 懷 一耕讀圖(中國畫) 懷 一
乙未花卉(中國畫) 姚震西乙未花卉(中國畫) 姚震西
獨行(中國畫) 樂祥海獨行(中國畫) 樂祥海

  齊白石有一幅作品《三馀圖》,畫上有作者的一段題跋,曰:“詩者,睡之馀;畫者,工之馀;壽者,劫之馀。此白石之三馀也!饼R白石在詩書畫印方面皆有較深的造詣,而在他看來,作詩、繪畫只是睡覺、勞作之余的事。長壽是因為逃過了劫難,這不僅體現(xiàn)了齊白石在作詩、繪畫、生活上安然自若的心態(tài),更是他在藝術與生命體驗上所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馀在此可理解為業(yè)余,既是生活之“余”,從繪畫角度看,又是不可或缺的“畫外之功”,它們相互交集為生活中的一片凈土。懷一、姚震西、樂祥海三位藝術家于此有著極為相似的內在體悟和外在實踐。他們不僅能夠游走于工作與繪事之間,而不囿于二者,又使得繪畫藝術在專業(yè)性方面化約為較有欣賞趣味的視覺圖像。他們的作品是他們發(fā)問于生活、發(fā)問于內心的映像。

  看懷一、姚震西、樂祥海的作品,一方面,作品畫面的背景呈現(xiàn)為某種虛無的存在,而在現(xiàn)實中不可能出現(xiàn)沒有物質依托的物象,于是欣賞時目光的游離就在畫內外遇到了不可避免的沖突與越界。另一方面,藝術家在內心與畫心所對接成的自述空間,同時貫通了視覺與聽覺的通道,但又是不完整的、欠缺的,這在懷一的《畫房清供》《耕讀圖》、姚震西的《山坡籬角閑花》《乙未花卉》、樂祥海的《擬李唐采薇圖》《相馬圖》等作品中隨處可見。

  懷一的作品富有古意,并從古代文學作品中吸收了很多營養(yǎng),但在形象的構思上卻完全有了新意。在他看來,“畫畫是茶余飯后一本正經(jīng)的閑事”。在繪畫中,這種“正經(jīng)”則轉化為畫面中物象的精致典雅、設色的古樸純真以及構圖的安靜祥和。

  而姚震西的創(chuàng)作則是對植物的描繪。他拋棄了對外形的精確勾勒,通過透析對各種植物的生態(tài)形狀、花的各種類型習性和枝葉的表現(xiàn),側重感受自然花草的生命狀態(tài)與人精神世界的融合。但是在用筆、設色、構圖上與中國傳統(tǒng)的花鳥畫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石、蜀葵、秋菊、桃紅與率真的筆意、墨韻彼此交融,一派生氣,情趣盎然。樂祥海則認為不能把創(chuàng)作當作一份“工作”,不能像畫匠那樣膚淺地經(jīng)營著畫面,而應該多從生活中體悟繪畫的創(chuàng)作;還應該有很多別的“業(yè)余愛好”,它們時刻都有可能激起畫家的創(chuàng)作欲望與創(chuàng)作靈感。樂祥海的作品也暗合了他的這一繪畫思想,他的作品不追求對風格的刻意表露,奇絕而輕靈,灑脫而率真,甚而言之,他的作品中不存在風格的痕跡,不同的作品,他將不同的人物形象賦予不同的形式語言和筆墨性格。因此,言說的既不是畫中的人物,亦非預設的畫面主題,而是筆墨自身。

  (金明)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