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2015年第一、二季度中國網(wǎng)絡小說排行榜 >> 正文
【作品梗概】
魏天一的這部小說叫《我懷念的是那時的自己》,我原以為這是一則單純的紀念青春的故事,實則并沒有那么簡單。
與其說是這是一部小說,不如說是一部配樂精妙的音樂劇。在每一章的開篇魏天一都頗具匠心地選取了陳晨的一些歌曲歌詞作為全篇文章的點綴和引言,細細咀嚼,頗為玩味。
故事從陳小天,馬曉,小帥等人的視角展開,以高三備考為故事背景,訴說了一群即將迎來人生最重要一場考核時年輕人的彷徨、憂慮與青春。劇情并不難懂,相反,相當容易理解。模擬考后排名靠后導致下放班級,與異性友人難以辨別的曖昧情感,朋友間逞一時之快的哥們情誼,沖動與畏怯,感傷與奮發(fā),隨著一個個片段在眼前綻放,我也越來越能夠深切體會到故事標題的用意:我懷念的是那時的自己,但這個“我”可以是很多人,是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每一個敢于懷念過去的人,每一個有過那段青春韶光的人。
讀《我懷念的是那時的自己》這本書,感覺不像是在讀故事,而是在吟詩,在聽音樂,在看一幅畫。我突然想起了馬致遠的那首元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全篇沒有提及一個“思”字,卻處處可見思想之情的濃郁!段覒涯畹氖悄菚r的自己》亦是如此,就像馬致遠所做的那樣,他并不看重敘述,而只是一點點地鋪陳,娓娓道來,將一幅幅光景和畫面擺在你面前,讀者便身臨其境,心領神會。從這方面來看,魏天一天生是一介詩人,文字不僅僅是用來說的,更是用來歌詠的。
在故事里,陳小天是煩惱的,他煩惱摸底考試的分數(shù)太低會不會讓他被趕出奧數(shù)班,打落到凡間,備受壓力與指責;他煩惱晚自習時貪玩誤事,溜號先走結(jié)果被老師抓了把柄,行將問責;他煩惱該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面對從小到大一起玩的異性知己殷小玥,朋友,還是錯過的戀人;他煩惱著自己最為看重的朋友受到傷害時自己卻無能為力……于是他迷迷糊糊卻又異常清醒地過著每一個相似的日子,在好友豪爽的請客吃飯中,在伸到嘴邊的啤酒瓶口上,在越來越逼近的高考倒計時聲里,放肆地嬉笑起來。
小帥是個憧憬愛情的人,或許這些愛情里夾雜著很多荷爾蒙。對未曾見面的聊友報以憧憬和期待,探尋對方身份時嚴肅認真,揭曉謎底、遇見真人后又苦澀無奈。在每一個學生生涯里曾經(jīng)誕生過的愛情都有著或多或少微酸疼痛而又不舍的記憶,在一個雨后的屋檐下,緊隔一厘米的氣息已經(jīng)熏紅了彼此稚嫩的臉。
相比之下,馬航更像個守護者,在小帥戀愛時默默關(guān)注,在陳小天闖禍后一同擔當。年輕的歲月里每一個人身邊都會有一個馬航,失敗的考試后奚落你,有暗戀對象時鼓勵你,禍端陡起時共同擔當,然后在一個煙消云散、風淡云輕的午后拿著所有的零花錢請你喝著三塊錢一瓶的雪碧,大汗淋漓地靠在籃球架的背后,一起數(shù)落著九班的班主任林門有多么的古板不近人情。然后在十幾二十年后,突然想起了青春記憶里有那么個一個人,他的臉明明已經(jīng)模糊,卻無端地承載了你對友情所有的最單純的記憶。
除此之外,聰穎單純的張怡,仗義風趣的殷小玥,靈動可愛的蘆葦……各式各樣的女孩在文字里跳動,滿足了青春回憶里對異性最為純真,也是最為美好的所有印象。青春,本來就是一段荷爾蒙和笑聲填滿的歲月。
《我懷念的是那時的自己》中的出場人物相當之多,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舞臺,在一個封閉的時間鏈條里,魏天一卻成功地將一個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故事脈絡梳理地有條不紊,刻畫得淋漓盡致,在一個個人物所緊密羅列出的網(wǎng)中,文學的張力被強化。因此當陳忠實、方文山等一批業(yè)界大咖對魏天一不吝溢美之詞并不無道理。
青春的故事始終是寫不完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撰寫一部自己的小說,記錄往事點滴。魏天一勝人一籌之處在于他更懂得找到青春的“癢處”。人的煩惱在于無時無刻都會突然出現(xiàn)的“癢”,而幸福就在于:“癢”撓到了。青春的“癢”有很多,暗戀、失戀、學業(yè)等等,不能按時下課會拖堂的老師,考試后掛出的排名榜單,闖禍后不敢回家的難堪……但這一切其實都算不上痛苦與憂愁,至少在十年后再去回想這些往昔,有的只是懷念與感慨,卻絕無煩惱。
真正的“癢”是撓不到的,是高考的重壓下隱藏的巨大現(xiàn)實壓力,是不得不長大后無人指路的彷徨,是朋友們分道揚鑣后的各走自家路。魏天一關(guān)注到了這一點,并且含蓄地點明。因此讀這本書時,讀者可能會心一笑,可能惋惜不已,可能熱血澎湃,但讀完之后有的只能是寧靜地回味與感慨。
故事的最后,陳小天決定再過一次這樣的青春,當舊友兼好兄弟馬航的問候透過手機傳來時,年輕歲月里最燦爛的篇章被點亮了。這個時候那一首首寫在每一章開篇的歌詞仿佛歌唱了起來,音樂的流動承載了故事的訴說。
魏天一是一個很有詩性的人,詩性到有些“任性”,他請來了自己曾經(jīng)的同學兼好友陳晨,將他作的歌詞納入了自己的小說之中,初讀來并不覺得有什么妙處,通篇讀完再去審視卻覺得是一招妙手,畫龍點睛,相映成趣。陳晨是另外一個魏天一,魏天一是另外一個陳晨,不是一路人,不喝一盅酒,《我懷念的是那時的自己》里歌唱的是不僅僅兩人,甚至是一群人,一代人的故事。
他筆下的這部小說不僅僅只是在懷念,更有思念的意味,那是在黃土高原的肥沃土地上,舊都水土所汲養(yǎng)的孩子在長大后最為深切的思念,連同著年少記憶一起混合在一起,連綴成了最為動人的詩篇。
【作者簡介】
魏天一,青年小說家,《萌芽》雜志作者,畢業(yè)于上海海洋大學生物科學專業(yè)學生。
2008年4月于《萌芽》雜志連載長篇小說《四月•鏡子風暴》, 2009年1月出版單行本《鏡子風暴》。2010年上海市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會議的發(fā)言代表。
參與編劇的影視作品:《愛情公寓4》、《狄小杰事件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