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shù) >> 作品 >> 藝苑 >> 正文
人物名片
1955年生于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曾就讀于西安公路學院、陜西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后獲西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yè)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F(xiàn)任陜西省交通書法攝影協(xié)會副會長,陜西路韻書畫協(xié)會書法分會會長,中國交通書法協(xié)會理事,陜西金石書畫院名譽院長、藝術(shù)總監(jiān),陜西關(guān)中書畫院名譽院長。系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
2012年在西安高新美術(shù)館舉辦個人書法展;2013年在陜西省美術(shù)博物館舉辦“韓定海、李昆書畫聯(lián)展”。作品曾在《亞洲新聞人物》、《人民日報·民生周刊》、《中國人物周刊》、《藝壇》、《藝壇名家》、《風云人物》、《文化藝術(shù)報》、《陜西畫報》、《民生報》、《金石典藏》、《文化市場》、《西安書畫》等報刊發(fā)表,著有《韓定海書法作品集》。其書法作品被諸多社會團體、文化藝術(shù)機構(gòu)、國內(nèi)外友人及書法愛好者、收藏者所收藏。
韓定海自幼喜歡書法藝術(shù),他以楷入手,結(jié)體嚴謹,俊逸秀美;次書習魏碑,筆力勁健,氣勢磅礴;后潛心研習張旭、懷素及“毛體”,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突破,以墨傳情。他的書法靜中寓動,俊逸秀美,灑脫自然。在字形變化上,由楷著筆,糅進了魏碑的磅礴氣勢,同時兼具米芾、王鐸、黃山谷的影子,筆力勁健,飄逸而奔放。運筆時常以墨求趣,以情留韻,行云流水,天趣自成。其書法作品在字體結(jié)構(gòu)上不浮夸,多以中鋒定勢,以側(cè)鋒定骨,其輕重急徐、濃淡枯潤,時而流露出于摩崖石刻中的淳樸,時而融會著漢隸情趣,圓潤流暢,氣韻生動,彰顯著對書法的獨特悟性與才情。
何西來(文藝評論家):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韓定海創(chuàng)作往往任情恣性,縱筆所如,觀其作品總令人感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而作品中展現(xiàn)出的韻、法、意也總能讓人產(chǎn)生如沐春風之感。
周明(文藝評論家):韓定海的作品筆墨飽滿而富有靈氣,輕重簡繁得體、收放自如,給人視覺立體感強烈,和諧統(tǒng)一,新意迭出,富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開闊舒朗而不失精密,氣息霸氣,筆勢勁健生動。其用氣持力,用心守衡,用意驅(qū)動,完全投入,力求人與手、手與筆、筆與紙達到“天人合一”的佳境。
肖云儒(文藝評論家):韓定海的作品飽和圓融,行神楷骨,獨開境界,自成乾坤。結(jié)字端莊雄偉,氣勢開張,含蓄勁健,向背和諧;用筆方圓兼施,八面出鋒,藏而不露,露而不俗;用墨遒勁清寒,枯潤交融,濃淡參差,凈秀蒼逸。
張立(文藝評論家、畫家):韓定海自幼臨池習書,汲取百家之優(yōu)長為己用,數(shù)十年的潛心鉆研也讓其形成了“遒健雄渾,風神俊逸”的獨特藝術(shù)風格。細觀其筆墨,濃與淡、干與濕、剛與柔、肥與瘦、曲與直、長與短、方與圓、伸與縮、開與合、動與靜、潤與澀、枯與榮,筆法嫻熟而又充滿新意,使得作品呈現(xiàn)出多態(tài)勢、多視像,因而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
書法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韓定海的字不僅僅功力深厚,而且點畫、章法很精巧,這大概和他的精神、胸襟、氣質(zhì)修養(yǎng)有關(guān)系。因此,韓定海的書法總是善于在嚴格的法度之中自由馳騁并施展其創(chuàng)造才能,往往任情恣性,縱筆所如,使人看出他既有“先圣”的遺風,又有自己的“圣地”,即所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王改民(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韓定海的作品立足于傳統(tǒng)技法的基礎(chǔ)上,兼融諸家技法,起、轉(zhuǎn)、行、頓、提、按、收、放隨心意而用。作品活潑開張的氣息和博大雄渾的格局,造型結(jié)體嚴謹而不板滯,散漫自然而又靈動,線條老道,動感強烈,氣韻充實,體現(xiàn)出大氣陽剛之感和端莊俊雅之美。
閻綱(文藝評論家、作家):韓定海的作品富有個性、大氣、豪氣,雄渾遒勁,渾厚磅礴,蒼勁古樸,筆酣墨飽。特別是他對每個字線條的錘煉和整體書法結(jié)構(gòu)的把握,更是細致入微。從運筆用墨來審視,其揮毫所形成的線、點、畫各具造型情姿,相映生趣成彩。
李星(陜西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韓定海有著幾十年矢志不渝的藝術(shù)追求,熔古鑄今,廣收博取,化為自家風貌,練就獨特的藝術(shù)語言。其書法立足于傳統(tǒng)技法的基礎(chǔ)上,吸收了諸家技法,其書法富有個性。
朱萬章(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書畫鑒定家):韓定海書法形神俱足,大字用筆豐潤,時露飛揚之筆;小字筆走龍蛇,偶可見不拘成法之勢。無論結(jié)體,還是氣韻,抑或一氣呵成之氣勢,均介乎雅俗之間,頗能奪人眼目,為人垂注。他雖取法張旭、懷素諸家,但仍不失為一家之字,不拾古人牙慧,個性鮮明,而前賢之烙印漸行漸遠。這是韓定海書法的特色之一。當然,如何在“雅”與“俗”之間找到一個恰當?shù)那腥朦c,使其于浩如煙海的眾多書家中脫穎而出,仍然是韓定海及其同類書家們前行的方向。
朱中原(《中國書法》編輯部副主任、書法評論家):韓定海書法以中鋒運筆,筆力雄健遒勁,點畫恣肆奇崛,線條渾厚蒼勁,血肉豐潤,骨力雄強,筆墨敦實凝重,得蕭散之風神。其結(jié)字以顏體為基,以“二王”為基本精神紐帶,復參以北碑筆意與篆籀古法,融書卷氣與金石氣于一體,既法度森然,又追求一種開張、闊大的氣勢,尤其收尾處皆有飄逸之姿。其書融自我的精神意趣于盎然古意之中。書法之妙,在于能于謹嚴之法度中,追求個人獨立的精神。書法之妙,在于既守法而超越法。此法乃指筆法。筆法乃書法之根本。若無筆法,則徒成廢書耳。自古及今,未有不言法而獨言意者。韓定海書法首先得其嚴整肅穆之法,其次得其凝重厚樸之風致意趣,遙接晉唐風神。然如斤斤于晉唐而無自家面貌自家意趣,則徒成模仿復制耳!韓定海深明此理,故其書無一筆不自古人出,又無一筆不自己意出。古人耶?今人耶?我意耶?唯賞者自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