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tài) >> 藝苑 >> 正文

太虛幻境落紅塵——王義勝仕女畫欣賞

http://www.marskidz.com 2013年08月01日09:29 來源:遼寧日報



  著名的學者型畫家王弘力先生與王義勝先生惺惺相惜,他們倆在壬辰年春節(jié)見面,王弘力先生說:“你的仕女畫到了筆沒有筆的程度,了不得呀,我想學都學不了,根基不夠牢。 ”事后,他又為王義勝先生《金陵十二釵》做了跋,手書,漂亮的書法,我抄下一段:“我推崇王義勝作品,蓋其中體現(xiàn)中國畫之藝術精神,即我國傳統(tǒng)繪畫所追求之最高品位:超逸。欣賞王義勝老師的作品,即會感到此種超逸之感染力量。王老師的作品極為淡雅,墨色柔和,用筆簡練,形象自然天成,絕非一般仕女畫可比擬也,以紅樓人物為例,原作描寫脂粉堆中的生活,如用粉紅黛綠,珠光寶氣表現(xiàn),亦無可厚非,然王老師所做紅樓夢十二釵,將富貴榮華的姊妹群芳,升華為太虛幻境仙子,體現(xiàn)原著的天生麗質精神,余欣賞之余題詩云:太虛幻境落紅塵,揮灑自如見精神。丹青染到超逸處,平平淡淡才是真。 ”

  王弘力先生無愧是學者啊,他懂得王義勝,也懂得他的藝術。評價也因而更準確傳神。當他宣紙上的仕女,將繪畫與生活之間隔離出一段距離時,繪畫的意義才得以實現(xiàn)。他的繪畫語言是飛翔狀態(tài)的,塑造的仕女從生活形象上脫離出來了,形成了生動。是經過了精心提煉才會呈現(xiàn)給觀眾的。

  王義勝的仕女畫,果真如王弘力先生所言:美麗安靜、內外清澈,靜無瑕穢,總是微微低著頭,從重疊而又有序的衣領上透出修頸,纖手的美麗線條,楚楚動人。這些低眉的女子,能給人以含蓄的誘惑。也就是徐志摩的那句著名詩句:“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似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這些美女是含苞欲放的感覺,青澀、等待盛開的意境,因此有誘惑力。

  只有王義勝這樣心中干凈的人,才能把這些塵世女子畫成菩薩(菩薩也是低眉的),畫成仙女,畫成人心中的女神:清雅、慈悲、寬恕與忍耐,是人性,也是佛心。

  對王義勝的畫,我只能用嘆為觀止來形容。說嘆為觀止,也不是說完美得沒有瑕疵,而是說他的別致和獨到。他的藝術才華是橫著、豎著都往外溢,在畫家與觀眾之間,構成了一種奇特而清純的交流。是王義勝的才華,阻止了仕女畫滑向平庸的可能。

  王義勝先生的性格是雙重的,開闊、大氣的一面,造就他的鴻篇巨制,散淡無求的一面,與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仕女契合。所以,他在生活中安靜、平和、樸素,這不妨礙他擁有內心的激情,他以最低調的姿態(tài)生活,以最華美的畫面示人。所以,他既能駕馭宏大的題材,比如他的《盛京緬勝圖》、《曠世悲歌-圓明園-1860-10》、《白求恩夜過封鎖線》,還能畫出金陵十二釵這樣美得讓人無法抵達的仙女。并在這些作品中袒露了充滿唯美精神的人生觀和藝術觀。作家余華說:“生活越平淡,內心越絢爛”。這話真對,他的生活是寂靜的,他宣紙上的“仙女”,是筆墨派來的神,讓人一見就恨晚,就驚艷!跬趺贩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