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美麗中國”征文 >> 正文
去年,我隨西藏文聯(lián)駐村工作隊到葉巴村駐村一年。葉巴村在西藏東部的昌都地區(qū)八宿縣林卡鄉(xiāng),坐落怒江中游,被橫斷山脈綿延的大山環(huán)抱。村里過去有個初小,就在村中心玉洛自然村和森果自然村之間適中的地方,一排三間教室,還有教師宿舍和食堂,上世紀90年代,有三個民辦教師,帶了三個班六七十個孩子,后來民辦教師退出,鄉(xiāng)中心小學又派來兩名公辦教師,呆了半年的樣子,再后來就合并到了鄉(xiāng)中心小學,校舍因為缺乏修繕,已經(jīng)完全敗落了。
葉巴村生活水平偏低,收入不高,但大家送孩子上學的熱情很高,80戶人家有適齡兒童七八十人,大部分都在怒江對岸沿江蜿蜒而下七八公里的左貢縣東壩鄉(xiāng)小學上學,也有部分在林卡鄉(xiāng)中心小學上學,就遠一點了,有50余公里,更遠的就在縣里讀書,有的人家為了孩子專門在縣里租了房子陪讀,對收入還不高的葉巴,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小小孩童出門在外,要自己料理生活,的確有許多不便,特別是放假開學時那些遠近不等的路程,除了步行,便只能騎馬或坐摩托車,看那些小小的身影在馬背上或摩托車后面行進于崎嶇的山間小道,十分揪心。工作隊駐村之后,后勤車經(jīng)常成了村里的便車,有一次逢開學,越野車里大大小小一共裝了12個人,嚴重超載,但不搭又實在不忍。
在駐村之前,工作隊收到了一位愛心人士20萬元捐贈,專門用于我們單位駐村點的教育事業(yè),有這20萬墊底,工作隊一心要在村里恢復初小,與村委會進行了認真的謀劃,也征得了縣里和鄉(xiāng)里的支持,鄉(xiāng)中心小學承諾,學;謴推饋碇笥伤麄兣山處。于是在進村伊始,工作隊就開始勘察了好幾處村里的公共用地,并就校舍的大小、建筑材料的購買、村里出工出力等等開始了籌劃。
也是機緣巧合,自治區(qū)正在推進農(nóng)牧區(qū)學前教育點的建設工作,通過工作隊的努力,自治區(qū)教育廳給葉巴村的學前教育點和初小撥款80萬元,加上原有的,足足有100萬可以用來建學校了。
于是就盼望著,來了勘測的隊伍,來了縣鄉(xiāng)的領導,春去夏至,施工隊終于進場了。施工隊開來了大型挖掘機,這個龐然大物在林卡到葉巴的村級公路上整整走了三天,學校的地址選在村西口過去開出來又因為缺水撂荒的梯田旁邊,緊靠公路,俯臨怒江,地勢開闊,陽光充足。學校開工的那天,全村的鄉(xiāng)親都來了,舉行了專門的開工儀式,比過年還熱鬧。建筑隊拉來了鋼筋水泥,現(xiàn)場制作混凝土磚,學校一天一個樣的長起來。經(jīng)過工作隊與縣教育部門商量,原來那筆捐贈專門用于修建一排四間教師學生宿舍,解決鄉(xiāng)里派來老師和周邊幾個村孩子們的住宿問題。
看著學校一天天漸成模樣,我們欣喜萬分,幾乎每天去察看一次。村里也把學校的建設列為頭等大事,委派漢話說得最好的村委會成員次頓珠負責安排工地上要購買的沙石木料、村里每家每戶輪流做小工的事務。學校建設得以順利進行,施工隊和村民都很高興。
到了秋天,在第一批駐村工作隊就要輪換的時候,葉巴村小學正式竣工了。學校有教室、辦公室、食堂、多功能室、教師和學生宿舍、米黃色的圍墻和校舍、籃球場、太陽能光伏設備、筆直的國旗桿……葉巴小學成了葉巴村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建筑。前來參觀的村民絡繹不絕,踩在教室里鋪設的強化木地板上,摸著乳膠漆涂成的墻面,嘖嘖贊嘆。
學校建成了,徹底結(jié)束了葉巴和附近幾個村適齡兒童前往八宿縣、林卡鄉(xiāng)和東壩鄉(xiāng)小學借讀的歷史,他們再也不用為年幼的孩子去遠處借讀操心了。可以設想,這樣一所現(xiàn)代意義的學校在村里建起來,會給葉巴的未來帶來什么樣的影響。一個有專業(yè)醫(yī)務人員的村衛(wèi)生所應該有吧,這樣,村民就不用再為日常的頭疼腦熱擔心了;村小的圖書室可以配合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建設,在電話通訊塔建成后,村民也可以在這里上網(wǎng),看看外面紛繁變幻的世界;學校還應該建一個太陽能公共浴室,面向全村開放,徹底改變村里的衛(wèi)生習慣和精神面貌……隨著村小學的建成,更多的新觀念會進來,更多的好風尚會養(yǎng)成,三五年之后,十來年之后,那些懷揣著夢想從這所小學校出去的葉巴村的后代們回來,他們會帶給這個小山村更多的驚喜。葉巴,這個不久前還封閉沉寂的山村,一定會在這所小小學校的引領下,帶著自己獨特的氣質(zhì),與外面的世界一道,行進在奔向更好生活的大道上。